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嘉兴:走访座谈勤调研,优化服务促发展

发布日期: 2019-03-13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陈瑶 沈妍 李金红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陈瑶 沈妍 李金红】近期,浙江省嘉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取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开展政府采购走访调研,多维度、多层次充分征求采购人、供应商、评审专家等市场主体对于当前政府采购工作的意见、建议,查找制约集中采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共商谋求解决之对策。

  通过调研工作的开展,中心进一步增强了对集中采购机构招标采购工作规范性的认识,有利于加速推进阳光采购,全面提升政府采购的效能和服务质量,从而满足了嘉兴市政府采购当事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编制采购需求,强化合同履约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中心通过组织召开市本级公检法系统、环保系统政府采购调研座谈会和上门走访嘉兴学院等单位,了解到让采购人最为满意和放心的是由中心组织的政府采购项目评审环节,问题最为突出的是采购需求编制和合同履约管理两个维度。

  为切实解决采购人普遍反映的问题,全面提升政府采购效能和服务质量,中心在听取多家采购单位的宝贵经验后,更加清晰地把握住了服务好采购人、进一步提升的方向。

  统一采购文件模板,助推政府采购领域标准化建设。中心组织力量开展采购文件标准化工作,针对不同采购标的,制作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采购文件模板,统一(文本)格式,明确采购需求应当合规、完整、明确,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标准规范,落实政府采购支持节能环保、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要求;评审因素设置必须在合规的基础上依据采购需求进行选择;统一验收流程标准,制作政府采购招标文件时明确项目验收参与主体、验收程序、验收标准、验收费用支付等内容,并在招标文件所附合同履约验收评价模块中以格式化条款加以固定。

  发挥“政采云”平台优势,注重采购需求论证。针对项目预算金额较大、技术较复杂或属于重大、民生项目,采购人在采购项目委托到中心之前,可在“政采云”平台进行采购需求公示或采购文件公示,从技术指标是否具有明显倾向性和歧视性、供应商资格条件是否具有明显倾向性和歧视性、评分标准是否具有明显倾向性和歧视性,是否存在影响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征求潜在供应商意见建议,确保采购需求的完整、明确、公平,或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和利用平台专家库资源,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采购需求编制及论证。

  在履约验收环节,采购人可以委托中心,借助“政采云”平台库资源,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增强采购人履约验收能力,协助采购人完成政府采购合同履约验收工作,以确保政府采购项目质量。对于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的履约验收,建议采购人邀请参加本项目投标的其他供应商、第三方专业机构、社会监督员、人大政协委员等参与。

  深化政银合作,优化营商环境

  当今正处于科技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时代,营商环境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政府集中采购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采购官”,负有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的责任担当,着力打造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助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

  此次深入供应商进行走访调研,选取了投标参与度高、有代表性的二十家单位,涉及家具、物业、安保、公务用车租赁、智能化、IT等多个领域。调研走访座谈中,供应商集中反映,要进一步加强招标文件编制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一步加强合同履约管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如加强诚信体系建设,防范恶意低价中标,保障政府采购项目质量;采用电子投标、评标方式,减轻企业负担;规范保证金收退。

  顺应新技术发展趋势,嘉兴积极推广“互联网+”模式的应用,充分利用浙江省政府采购云平台试点优势,做好政府采购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政府采购当事人“云上马上办”“最多跑一次”。目前,嘉兴市日常招标采购工作已在“政采云”上实现全流程操作,在线询价、协议采购、电子卖场和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注册、审核使用等模块也运行良好,电子采购交易规模增长迅速。

  结合“信用中国”相关信息,中心初步实现通过“政采云”平台对供应商履约情况、对评审专家“一标一评”结果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建立红黑名单公示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信息数据共享,让失信者无处遁形,让守信者受益。

  中心继续取消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公证费等费用,减轻投标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深化政银合作,拓展“政采贷”产品适用范围,增加“政采贷”协议银行,但凡在浙江政府采购网注册加入政府采购供应商库、并取得嘉兴市政府采购合同的嘉兴市内中小企业供应商,均可申请办理“政采贷”业务,贷款利率比其他信贷品种降低三分之一且手续简单,减轻企业融资成本和负担,促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规范专家管理,提升采购品质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评审专家的作用至关重要,相当于核心处理器,评审专家是组成评标委员会、竞争性谈判小组、竞争性磋商小组、询价小组的主要部分,占成员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可以说一个项目的成败与评审专家休戚相关,也是政府采购项目品质好坏的关键所在。

  政府采购走访调研活动中,中心了解到一些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存在的问题,比如“政采云”平台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部分专业专家人数不足甚至出现空白,专业分类设置不够科学,有些专家能力欠缺、评审时迟到、工作不够严谨细致等。为打造高素质专家队伍,提升政府采购项目品质。对此,中心提出优化现有专家库、落实考核强化监管等一系列措施。

  除了在公开媒体向全市征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尤其是冷僻专业)外,符合条件的专家可通过“政采云”平台随时申报、实时入库。中心实时复核专家申报资料,确保资料真实、内容完整、专业精准,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评审需要。

  中心还完善了政府采购专家评审工作信息反馈制度和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对参加政府采购项目评审的专家进行“一标一评”,并做好评价结果运用,比如在抽取专家时设置“概率抽取”,即评价高的专家被抽取的概率大于评价低的专家。同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违反规定和评审纪律的专家,按情节轻重采取记录在案、一段时间内暂停评审、解聘等责任追究方式。

  此外,除正常招标项目的评审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其专业作用,组织专家在标前对采购需求进行论证,在标后对合同履约进行验收,评审专家在完成项目评审后也可对该项目进行评价,为同类项目操作积累经验,为政府采购项目的高质量完成保驾护航。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