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3-13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张丽丽】2019年,济南市首次进入“亚洲城市50强”,直接跻身“全球二线城市”。济南市新的发展机遇,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年,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动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创建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资源各项交易制度和平台运行内控制度,优化服务流程,促进交易服务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加强见证服务,积极推进电子化进程,实现整个交易流程、服务过程全程留痕。积极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确保重点工程、民生工程优先进场交易。全年共进场交易项目7684个,交易金额1689.376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完善工作流程,实现交易规范化
紧扣法律法规,扎紧制度笼子。中心制定开标评标活动现场纪律等50余项工作制度,建成公共资源制度框架,发布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监督的公开信、进场工作人员廉洁高效“十不准”等文件,有效加强对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管理,为全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交易流程,制定招标范本。针对交易中存在的程序繁琐等问题,中心进一步简化交易流程,压缩交易时限,对中标通知书发放等多项流程进行了简化。设立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监督室,项目单位代表、行业监管人员、督查人员、社会监督员、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等不再进入评标室现场监督,在行政监督室内,对项目评审过程进行音视频监控,行业监督人员可以与评标专家即时对话,实现“一对多,多对多”的实时监控、在线监督等功能。还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招标文件示范文本不断优化,现已规范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类项目示范文本。净化了招投标市场环境,有效减少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的出现。
建设统一平台,土地网上交易。中心与市国土局联合建立安全、高效、便捷的公共资源交易土地和矿业权网上交易平台,还共同制定了国土资源网上交易规则、流程与应用规范,促进交易过程透明化、交易流程标准化。实现对土地和矿业权网上交易的全程监管,改善国土资源交易市场环境,建立国土资源管理新模式。
推行标后评估,补齐监管短板。2018年,中心联合行业主管部门,针对已经完成开评标且社会影响较大的重点工程项目、评标中有重大异议项目以及随机抽取的项目进行标后评估,其评估内容包括:评标委员会成员在评标活动中的评审行为和评审结果,招标人、招标代理、投标人以及招标监管责任人员从招标备案到中标通知书发放等招标投标所有环节的行为。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与相关主体行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完成后由标后评估委员会出具包括评标项目基本情况、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和评估意见在内的评估报告。将评标结果合理性、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评标行为规范性和评标水平专业性纳入到了考核范围,基于大数据的动态监管压缩交易环节中违规空间,对打分偏离严重或存在明显倾向性的专家将通过模型实施定位,由行业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令改正、约谈、通报批评等惩戒,对专家的不良行为形成威慑。
建立诚信体系,形成交易闭环。中心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招标代理机构及人员信用评价体系,从招投标行业特点出发,建立招标代理机构及人员的信用评价体系,将“标后评估”“一标一评”等结论与信用评价体系挂钩,达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目的,营造良好营商氛围。“标后评估”评价结果与信用评价体系“无缝连接”,设置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类评价结果与参与各方的信用评价体系挂钩,定期发布信用评价结果,使其成为关系到招投标各参与方能否从业的重要依据,确保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罚;被一次性评价为“不合格”的招标代理机构,3个月内将不得在全市各行政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事招投标活动;在招标投标中有围标串标、投标造假等行为的投标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得分扣30分。
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服务方式
作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先行者、先试者和排头兵,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总规划面积1030平方公里,横跨黄河两岸,是济南北跨携河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三桥一隧、国际博览城、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一大批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正紧锣密鼓地规划布局。
为更好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中心建立重点项目对接机制,制定相关服务保障措施,切实做好重点项目的服务工作,根据项目交易性质,指定专人与项目单位接洽,沟通招标采购需求,在信息发布、安排开标日期、标室分配等方面优先办理,在依法合规前提下确保此类项目快速受理、高效完成。为项目顺利完成提供全过程服务保障,确保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充分发挥EPC项目设计施工衔接优势,显著减少项目成本,缩短工期。
深度挖掘大数据,创建“数字见证”管理模式,将各方交易主体请出评标室,真正让专家独立评标,建立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在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平台建设方面,中心按照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建设原则,整合分散的业务系统,建成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进场项目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网上专家抽取,实现管用分离,全程留痕,提升交易服务质量和效率。将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推动平台服务升级的重要引擎,在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基础上,以济南市政务云为基础,建立安全高效的运行环境,以网络为支撑,创新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以终端为载体,延伸交易服务的终端链条,由“现场办”到“网上办”再到“掌上办”,完成由“桌上”到“网上”再到“掌上”的多维度操作,探索以智能化为目标的优化平台服务方向。
济南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牛连平表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任重道远,2019年,中心将围绕公共资源交易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电子化建设,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开创公共资源交易事业新局面,实现新跨越,为推动我市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