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3-13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评标专家和中介代理机构“两支队伍”监管乏力,专家不“专”、中介不“中”等是当前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针对评审专家不“专”、充当利益掮客以及专家资源缺少的问题,各地出台专家考核管理办法,切实推行评审专家项目终身负责制,真正让专家专起来。针对个别招标代理机构中介不“中”、搞利益输送的问题,各地出台代理机构管理办法,规范代理机构行为及服务费用标准,改革创新招标代理机构选取模式,运用“随机抽取+自选”的方式,防止代理机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标一考,动态管理评价
多部门联合实行的评标评审专家、招标代理机构“一项目一考评、一月一通报”制度稳步推开,切实提高了专家和招标代理质量,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有序进行。
甘肃省制定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单位、投标(竞买)人、中介机构、评标(评审)专家等交易主体场内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进一步规范交易主体市场行为。
目前,多地公共资源交易出台中介代理机构管理办法,制定公共资源交易代理机构场内行为规范,强化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约束。益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要对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执业资格、协调能力、服务水平、代理业绩、守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记入在案,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兵团公共资源交易招标代理机构进场行为评价管理办法》从业务受理、开评标管理、档案递交到收退保证金等八个方面对代理机构进行考核打分,同时建立对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常态化机制。目前,兵团已对20个招标代理机构近300个项目进行了打分评价并进行网上公示,对28个招标代理机构350名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考试,对考试不合格人员进行通报并组织补考。
监督公示,构建信用格局
在动态考核的基础上,强化结果公开。例如,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一步健全了按季度向行政监管部门通报评审专家考勤考核情况的长效机制,按规定向每一名违反考勤纪律的专家发送违规诫勉短信,在评标区公示栏、电子屏对评标专家的不良行为记录进行曝光,在发生重大、突发评委违规情况时做到一事一报,同时增设电子邮箱作为评委申辩、反映问题的新渠道。据统计,2018年评标专家异常考勤比例为0.61%,同比2017年减少了30.68%。
在强化不良行为信息曝光的同时,吴忠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推出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双扣累加”管理模式,建立交易活动的监督公示机制,设置月度考核公示栏,每月对涉及扣分的中介代理机构从业行为表现,分别以红、黄、蓝三色旗在公示栏公示。对于在招标投标活动中被纳入失信记录的招标人(采购人)、投标人(供应商)、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经相关行政监督部门通报处罚确认后,在通报栏和网站进行公开曝光。
固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每月统计对代理机构违规行为,对出现问题少、没有造成后果的进行通报,对多次出现差错或被网信管理部门通报的联合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并按照有关规定记入诚信档案。全年共通报代理机构309家次,暂停1家代理业务。
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强化对中介代理机构考核管理的同时,委托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对进驻中山市中介超市的中介机构开展中介信用情况线上、线下监测,每季度进行数据筛查,出具信用报告,全方位监测中介机构的信用动态。
中介超市,择优公平选取
搭建中介机构管理库或中介超市,推进中介代理机构在公平的前提下择优选取,也是加强中介代理机构管理的重要手段。2018年6月6日,昆明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委托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介超市”公开为“云南佳泽投资有限公司石林县凯旋城房地产项目资产评估”项目选取评估机构,通过网上竞价,该采购项目顺利成交,成交价较标价下浮70%。该项目是昆明市“中介超市”承接的首例非公资金采购交易项目,标志着昆明市“中介超市”服务社会化工作拓展实现“零突破”。
广东省于2018年起建设广东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并在全省推广部署,着力解决全省各地中介服务资源不均、地方保护等问题,打通群众办事“中梗阻”,推动全省中介服务市场更加规范、高效运行。
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中介机构库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在报价方式、比选要素、动态预警、数据分析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通过自动去除极端价格有效预防恶意控价情况的发生,通过增设可选评分项满足选取单位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促进中介市场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运行。
吴忠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中介代理机构人员备案库。针对中介代理机构挂靠资质、临时借用人员以及人员难以监管的问题,建立中介代理机构人员备案库,要求中介代理机构统一于年初报送公司人员信息,纸质版加盖公司公章后与电子版同时报送。为防止突击备案和临时备案,规定人员变更信息必须于每季度最后一天集中统一报送,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和中介代理机构同时进行扣分,有效提升管理能力。
数说成果,交易秩序明显好转
各地强化专家和中介代理机构行为规范,加强考核评价和信用监管,强力曝光违规信息,有效改善了专家不“专”和中介机构不“中”的状况,交易秩序明显好转。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配合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对专家进行联合惩戒和处罚,系统设置限制违规专家参与评标6人,清退8人。
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公室通过现场检查、标后评估与受理投诉举报等方式,对专家履职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评。通过标后评估,发现77名评标(评审)专家存在不认真履职行为,正在依法依规处理中。
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严格执行“一项目一考评”,2018年,考评454个项目2215位评标专家,发现12个项目11位评标专家存在不规范行为;27家代理机构因违规行为被扣分通报,4家代理机构负责人被约谈。
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强对评标专家记录考评,考评专家11968人次,记录违规信息80条。
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市发改委联合发文通报了33起评标专家违纪行为;报市财政局发文通报了46起评审专家违纪行为;中心发文通报中介机构违纪违规行为47起。
张掖市公共资源资源交易中心对28位违规专家和14家中介代理机构16起场内违规情况进行全市通报,有效震慑和遏制了场内违规行为发生。
中卫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拒绝迟到评审专家参与评标15人次、清退专家7名、批评约谈评审专家3人次,问责4家违规代理机构,建议行政监管部门对4家弄虚作假谋取中标的企业进行了处罚。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