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3-13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2018年,全国各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大刀阔斧,不断推陈出新,丰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内涵,从编制电子标书、招标文件线上备案、电子开标,到CA数字证书、远程异地评标等,实现全程电子化,促进交易平台优化升级。用数字为交易赋能 ,交易全程可视可控,优化市场环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阳光化运行。
“互联网+招标采购”深入推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印发了《“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对规范、指导电子化招标采购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纳入电子化范畴,数字赋能交易,招投标进入新征程。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以“互联网+政府采购“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化采购,不断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透明度、提升中心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服务能力和水平。采用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实现全流程电子化采购及全程电子化监督。
取消纸质投标文件,实现绿色招标投标。电子招投标系统使用电子标书取代传统的纸质标书,直接降低投标成本,减少了污染和浪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招标”。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全流程电子化模式课题研究,主动顺应“互联网+招标采购”大潮流,组织开展《基于全流程电子化的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交易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推动交易流程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 工业、住建、水利、交通所有领域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每年为企业节省约2亿元。
不仅如此,实现招标采购电子化给各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分析手段。通过造价数据指标的积累,利用科学的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决策分析,为建设、水利、交通等工程行业提供可靠的数据参照标准,为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时提供科学依据。
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工程建设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实现“入场交易申请”“预定交易场地”等6项业务“网上办”,项目全面实现开标评标全程无纸化,消除电子介质与纸媒质并存的“双轨制”现象,进一步扩大电子招投标项目领域,在施工、监理和水利项目实现电子招投标的基础上,推进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类项目、交通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电子化,电子化招投标应用更广泛、覆盖类别更多更全。
广东省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评审方式,实现水利项目电子化评标。与中山市水务局组成联合攻关组,正式上线推出水利项目电子化评标系统,在水利项目电子化评标上再次力拔头筹。
远程异地评标步入常态
切实保证评标的公平、公正,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杜绝人为因素干扰,降低评委的自由裁量权,解决标书数据量大与评标时间短这一长期困扰评标工作的突出矛盾,提高评标质量和效率。
2018年11月2日,全国首个政府采购行业跨地域全程电子化远程开评标项目——天津大学信网中心网络安全防护平台项目顺利完成,标志着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工作迈入“互联网+政府采购”的新征程。
为实现全省评标专家共享,聚焦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推进全省远程异地评标与在线监督常态化作为防范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提篮子”行为的关键行动,2018年10月底打通了远程异地评标与在线监督“最后一公里”,实现全省14个市州远程异地评标互联互通。
远程异地评标的实现解决了无法将投标人、招标人和评标专家三方进行地域上、空间上隔离的顽疾,实现有形场所向无形场所的突破;解决了因专家地域分布不均、种类不全,易同地同化、横向围标、纵向串标等顽疾,推动专家资源互通共享,实现信息分割向信息共享的突破;解决了行业监管部门无法实行全程、实时、在线监督的顽疾,实现面对面监管向背对背监管的突破。
以推进电子化为路径,以实现资源共享为重点,进一步对平台运行、管理和监督做了全面的制度规范。同年7月,四川省发布了《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异地远程评标工作规程(试行)》以及《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异地远程评标技术规范(试行)》。这是全国首次发布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工作规程和异地远程评标技术规范。
有效的解决了专家资源分布不平衡、专家易被“勾兑”等问题。长江中游三省会城市长沙、武汉、合肥三地联动,首个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完成。三地会场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组成一个三地合一的视频现场,全程实行视频语音实时沟通、在线讨论、同步打分,评标结束后由系统自动汇总评标结果。整个过程公平、公正、规范、有序。
湖南省和四川省是远程异地评标技术的先进省份,各地市紧随其后、纷至沓来。湖南省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18年10月实施完成全省首例工业类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后来,中心自主发起首例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标志着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进入电子化新时代。四川省乐山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建成异地远程评标网络系统,与四川省中心、德阳、南充和凉山等地实现异地远程评标,共完成异地远程评标项目3个。
药品采购平台厚积薄发
医药采购平台降低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交易成本,从而降低虚高药价,减轻患者负担,优化了医疗机构及企业的用户操作体验,有利药品供应保障,有助各部门更好地实施监管,使医保、医疗机构、企业、患者多方受益。
广州药品集团采购平台是全国第一家全流程无纸化且企业在线即可完成全部药品交易业务的采购平台,所需企业资质证照及相关证明文件全部采用电子化方式递交,无需纸质资料。该平台简化了办事流程,减轻了企业负担。
疫苗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尤其是少年儿童生命健康,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湖南省“互联网+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全程信息化管理项目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医药集中采购平台为枢纽,以疫苗生产企业及产品资质信息、医疗机构与企业交易和货款结算信息为核心内容,建立湖南省第二类疫苗信息电子追溯协同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第二类疫苗采购交易、冷链运输、货款结算、接种管理等数据信息互联互通。
目前,全程电子化获得了很多成果,有不少省市已经实现在线评标、纸质材料线上化、异地评标等技术,但是仍有许多需要攻坚的地方,比如:CA证书线上办理系统还不够完善、省市平台电子化程度不一致、远程异地评标的业务范围有待扩大等等。不仅要实现电子化操作,更要往智能化、高水平的电子化方向发展。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