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网上监管,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

发布日期: 2019-04-03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曹剑波 胡晟侃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曹剑波 胡晟侃】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结合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建设工作实际,提出了建设“宁波市公共资源网上交易暨电子监察系统”的设想,并组织调研起草了《公共资源(政府投资)项目网上交易、服务、监管暨电子监察系统整体规划方案》。为使项目设计突出“规范和创新”特点,宁波市交管办组织有关部门赴南京、合肥、广州等10多个省内外城市学习考察,并邀请国内市场占一定份额、技术处于领先水平的10多家软件公司上门演示,与各使用单位现场对接,让软件开发商了解该项目的具体需求。

  2013年,国家发改委等8个国家部门联合印发《电子招标投标办法》,成为宁波市公共资源网上交易平台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技术规范守则。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要求,宁波市提出网上交易系统建设包括应用系统运行的软硬件平台、应用系统开发等。其中应用系统开发主要包括交易内外门户网站、公共服务子系统、招投标交易子系统、国有产权交易子系统、工程建设领域诚信数据库和行政监督子系统等。

  宁波市交管办大力推进网上交易系统建设,经过5年多来的不断升级完善,目前宁波市公共资源网上交易暨电子监察系统初步实现了以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为载体,以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交易监管为龙头,满足市级行政监管和综合监管部门对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实现了具有全过程管理、服务与监督功能的网上交易“云平台”建设。

  创新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云平台”的建立,不仅推进了全流程电子化进程,而且强化了监管机制,规范了办事流程。

  规范平台统一办事程序、规则和工作标准。通过网上办公,隔开具有审查权和决定权的监管工作人员与招投标相关人员的直接接触,有效地限制了监管当事人的自由裁量权。

  引导市场主体加强自律,建立起统一的诚信管理体系。实现“统一标准、权威发布、信息共享”,形成监管范围内的诚信管理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加强自律,推进市场环境不断完善。

  通过推行网上开评标,提升了开评标的工作效率。使技术标、商务标的评审更加规范公平,清单单价评审具有可操作性,提升评审的专业水平。通过应用专家电子评标,实现专家的独立评审,避免专家互相影响,规范了评标操作的程序和行为,使专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监督地规范地行使自由裁量权,提升专家评标的客观性。

  大力推进公共资源网上交易,节省了招标(采购)人和投标(供应)人的招投标(采购)成本,对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实现全程网上交易后,扩大了交易的参与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围标串标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提升对评标专家信息的管理水平,使专家库实现“专业分类管理、信息完整详实、工作评估全面”的专业管理水准。同时,利用专家抽取模块的“在线申请,自动抽取,语音呼叫,自动应答,名单保密”特性,进一步提升专家名单的保密性和专家召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将业务数据进行多维分析,准确反映交易市场状况,并能准确生成反映市场的宏观状况分析数据,为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专业准确的信息依据。

  积极推进远程异地评标。通过搭建高效的电子平台,利用信息技术,隔断投标人与评标专家的私下接触渠道,挤压评标专家的寻租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少评标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净化招投标市场。目前,三地远程异地评标已完成模拟测试,并选择了多个评标项目进行试运行。

  创新改革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宁波市全流程电子化得到推进,创新改革成果显著。

  目前,宁波市公共资源网上交易系统一期项目已开发完毕并投入使用。招标信息网上发布、招标文件网上备案、交易证及CA锁网上办理、开评标会场网上预约、投标保证金网上缴退、网上投标、开标、评标委员会组建、预中标人公示等10多个环节实现了网上办理。同时,该系统还可实现远程异地网上开标、评标,国有产权网上交易竞价等功能。

  构建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及监督两大平台,将交易过程中涉及的所有主体和各个环节运行于同一个平台,构建成一个统一体,通过交易监管的信息化,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增强公共资源交易透明度,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公开化,使宁波市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管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从2017年起,进入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且由市招投标监管中心集中监管的招标项目,招标人及其招标代理机构可在网上发起进场招标业务流程。交易证办理、招标文件备案等10多个环节,均可在网上实现全流程办理,完成了网上监管流程固化。特别是网上行政监督子系统的使用,在浙江省率先探索出了具有宁波特色的招投标网上全程行政监督模式,从原先招标(招标代理)人、投标人的“多跑腿”,变为“零跑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最多跑一次”。

  促进了工程招投标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在电子招投标子系统开发过程中,市招标投标监管中心通过提供各个行业《标准招标文件文本》的电子化模块,方便项目招标人快速生成电子招标文件,有效提高了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和审查效率。从2016年开始,宁波市招标投标监管中心按照市审管办“最多跑一次”专项行动和监管标准化的要求,结合国家、省和市有关部门的最新要求,凝聚各行业一线专业力量,逐步修订了符合宁波市各个行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编制需要的《标准文本》。在修订过程中,针对宁波市原示范文本存在的问题,在通用条款中加入符合宁波市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最新要求的条款,并加以固化,不允许做任何改动。同时,将拒绝投标、否决投标等整理成专门章节,以方便投标人关注,杜绝随意设置“废标”的“陷阱条款”,降低项目招标的流标率,对投标文件的签章等要求进行简化,大大缩减了投标文件的编制和评审。

  取得了招标企业的认同感。投标企业普遍反映,以往招标需要来回跑两三次,现在只要开标时到场即可,其他环节均已实现网上办理,使得招投标各方主体对“最多跑一次”改革享有获得感。

  作者单位: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