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4-1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李洪霞
【公采传媒/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李洪霞】自成立以来,烟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远分中心坚持以“公开透明、公平有序、公正规范、廉洁高效”的价值理念引领工作开展,充分发挥了资源整合、流程固化、统一有序的特有优势,在招远市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和社会资源高效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肯定。为了在将职能功效最大化发挥的同时杜绝权力寻租、腐败滋生等负面问题,该中心直面行业领域规范性改革的要求与挑战,聚焦“人”这一发展创新永不枯竭的首要资源,致力于利用现有资源盘活人力资本存量、不断增强岗位胜任力,并以此作为基础和核心突破点,将这一命题从理论上厘清、制度上规范、工作上推进,促进招远市公共资源交易效率、效用、效果和效能的全面提升。
1. 概念廓清:夯实理论基础、实现思维跨越
公共资源交易是一项新生事物,其岗位胜任力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更是凤毛麟角,模型构建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也缺乏成型的模式可兹套用。相对于政社各界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以及当前如火如荼的行业发展态势,公共资源交易岗位胜任力建设工作正处于“高位徘徊”的特殊阶段,面临思路与途径的双重困境。
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之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直面突破束缚的迫切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招远市率先发力、先行一步,把握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改革机遇,全面审视自身人力资本提升的艰和难、辩证分析当前发展的时和势, 变困惑与质疑为机遇与方向,搭建科学的岗位胜任力模型,以人力资本管理创新引领行业集约化、运行规范化、操作有序化发展,促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在改革的关键时期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经过对国内外胜任力理论研究成果的综合研习,该中心完善了认知、明确了界定、厘清了内涵:公共资源交易岗位胜任力是指能够合法有效行使自身职权、正确运用理论知识、依照法定程序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并推动交易质效提升的个人才干和个体特征的总和。它是具体交易管理岗位对应职能综合履行所必备的各类胜任要素的“本”与“同”、“集合”与“共同系统质”。
在此基础上,该中心针对“对于卓越绩效的有效产出”要求,归纳了名称、层次、维度、关键能力、功能侧重五个基本要素及其组合的集中表示和规范化说明,形成了系统的公共资源交易岗位胜任力模型,体现了从抽象要求到具体行为表示的实现过程。该模型具有三个内容指向:描述岗位对其特定系统中规制对象之要求、规训、裁切、培养等的约束性指向;描述具体岗位要求与实质能力要素内核间适应性并促使相关作用持续发挥的动态化指向;描述胜任指标被行为主体所信服、认同、模仿直至共鸣并使示范性影响力不断增加、辐射和延展的扩散性指向。
2.应然实然分析:顺应发展需求,激活内生动力
2.1岗位胜任力提升应然基础标准:模型构建的必要性
2.1.1市域经济全面深化的客观要求
招远市当前发展迅速、充满活力的经济现状对效率和公平的要求更加突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人员担负着维护资金有序流动、交易公平进行的重要职责,是保障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效果的关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市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运行的深度和广度。
2.1.2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必破之题
公共资源交易的独有特征在于其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在交易体量日益增大、交易结构日益丰富的背景下,如何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尽其所用,这一命题不仅考量着招远市委、市政府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更考量着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人员的公心和能力。
2.1.3突破专业人员匮乏困境的内在要求
目前招远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工作人员对公共资源交易广泛的交易项目和精细的要求难以广泛了解直至精通,可以说基本处于边学边干的情势之中。基于应对人员建设挑战要求,岗位综合素质提升刻不容缓,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也势在必行。
2.2岗位胜任力提升实然逻辑契合:模型构建的可行性
2.2.1目标基础契合于市域发展追求
随着服务型、廉洁型政府建设的深入,招远市委、市政府越来越注重社会管理绩效的提升,也越来越注重回应公众对于权力回归的呼声。而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均等高效提供是资源交易政治责任的第一定律,二者价值追求的实现端交合于具体职能承担者综合胜任能力的提升。
2.2.2政治基础:契合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
招远市委、市政府对交易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倾注了诸多的殷切希望和厚重信任,给予了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适应型、复合型人才肩负着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公正高效运行的重任,是保障交易综合效能的关键力量,其岗位能力的提升依托于如此良好的政策环境,必然更有信心和动力。2.2.3技术基础:契合于理论研究的发展应用
对于我国而言,胜任力模型是一个典型的舶来品,但其发展至今,已经有了近50年的历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且系统的操作方法和实施流程,并且经过各类组织的实践检验,这都为招远公共资源交易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和经验基础。
3.系统结构剖析:深度梳理脉络,助力模型构建
3.1遵循“三个突出”,确定建模原则
3.1.1 突出针对性。基于对招远市公共资源交易价值追求、发展目标、发展现状等的全面性和特有性分析来进行建模活动,并将其作为首要遵循原则,体现了招远市对公共资源交易岗位胜任力时效性、动态性和适应性的多重追求。
3.1.2 突出简约性。坚持寻求全面反映岗位要求与切实控制效标数量间的平衡,让对概括性追求贯穿招远市公共资源交易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建构全程,确保指标体系纵向层级扁平、横向结构精简。
3.1.3 突出操作性。以“寓复杂科学于直观通达”为设计原则,确保关键指标设计简洁不冗繁,让每一个维度及其关键要素都高度集中,避免重复、叠加、留白和死角,最大限度发挥模型的指向性和适用性。
3.2坚持“一个明确”,界定核心指标
“名正则言顺,名正则立信,立信则事成”,结合岗位特殊性,招远市明确提出了品格素养优秀、个性特征端正、知识底蕴丰富、业务技能精通四个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基本指标名称。作为建模实质性的首要步骤,“正名”为其普适权威的“立信”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必将推动阳光、高效交易环境建设的“事成”。
3.3 立足“四个层次”,拓展纵向维度
在确定了名称要素这一模型的一级构成要素后,招远市又按照内隐性由高到低的层级顺序对二、三级要素进行了结构性设计,以充分反应个体适应岗位的可能性和意愿性。
3.3.1 立足基础层前提,统筹通用维度建设
招远市将品格素养优秀列入通用维度建设,确定为建模的基础和灵魂,这也正是对 “公开、公平、公正”目标交易的具体化追求。公共资源交易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决定了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抵制自由裁量、道德失范和腐败退化的坚定自觉,从思想上避免对公共利益的损侵害。可以说,这一层次和维度的具体要求引导着招远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坐标方向,是良好履职行为的思想基础。
3.3.2 立足架构层支撑,丰富通用维度内涵
将个性特征端正列为该市公共资源交易岗位胜任力模型通用维度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基于其对交易工作有效完成心理平台支撑和内在动力支持作用而言的,它是模型建构不可撼动的核心力量。
通用维度的能力素质通常具有较强的内隐性,其在较大程度决定了个体“愿不愿意”从事某一具体岗位的工作,进而能够影响其对从事该工作值得、喜欢和应该与否的判定。三者共同形成了招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的完整从业动机和价值评定。
3.3.3 立足中间层核心,筑牢专业维度根基
正是由于深谙“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更是第一战斗力”的道理,招远市始终坚持高度重视公共资源交易队伍的执业水平提升,将知识底蕴丰富作为胜任岗位的先决性根基,放在中间层加以突出。要求工作人员掌握精而深的专业理论、成为领域内行,同时提倡其触类旁通、成为业务能手。这一层次和维度决定了工作人员“适不适合”某一岗位,在整个模型框架中起着内承外接的纽带作用。
3.3.4 立足应用层关键,完善技术维度细节
业务技能精通是确保公共资源交易质效的实践性、技术性能力,是对工作标准最为具体、直接和明确的外在表示,将其放在胜任力模型的最外显层,也正是基于这一特点。无从依从于最大限度发挥公共资金的效用、维护公平公正交易环境、遏制腐败等公共资源交易的目的,还是服务于谋求政社间对公共资源的和谐共治这一价值追求,业务技能精通与否都是最有说服力的指标,它决定了个体“能不能”胜任,也是模型构建成败、效用大小的关键。
3.4 着眼协调全面,细化横向指标
从横向看,招远市公共资源交易岗位胜任力模型是一个由多重能力内容组成的综合复杂体系,其各个维度的能力指标各自独立又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4.1 品格素养优秀的关键能力
(1)政治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招远市深刻理解把握这一政治告诫和嘱托的科学内涵,始终将政治能力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要求工作人员保持高度的政治鉴别力、敏锐性、警觉性和理论政策的学习、分析、运用能力,以牢固的政治自觉和政治定力维护资源交易公权力的安全可靠运行。
(2)职业道德。随着招远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日益规范化和透明化,工作人员自觉遵从公共服务理念和公共资源交易伦理价值,爱岗敬业、挺膺而出、勇于担当、尽心尽职、主动奉献,也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德厚于人、行高于众的职业道德能力与政治能力一同构成了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因思想约束的缺失而滥用权力的“保险阀”。
(3)理想信念。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人员身处具体业务的“末端”、为民服务的“前线”,其一言一行都关乎廉洁政府形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的纳入有效确保了工作人员以坚定的信念支撑服务的高效能提供。
(4)廉洁勤政。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在招远市着力打造“阳光下公共资源交易”的时代背景下,一线工作人员切实增强“安而不忘危”的忧患意识、“消祸于未萌”的前瞻思维,以底线思维提升自我约束、审慎处事、控制纠偏、拒腐防变等能力,是胜任职位的基础要求,也是公共资源交易公信力不断提升的前提。
3.4.2个性特征端正的关键能力
(1)工作态度。公共资源交易是一个服务与监管压茬并行的过程,环节多而杂,各类工作的精准高效完成均依赖于对工作的认真度、责任度、努力度等。因此,招远市将能否保持严谨细致、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人性化的服务态度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岗位的胜任要素之一,以支撑其寻求政社间高效有序经济关系建立和维护的最佳联系点。
(2)情绪控制。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主体、对象和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可谓形形色色,工作人员理性应变、自我调适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良好感知等情绪管理能力,对最大限度缓解群众对抗意识、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促进良好政府形象的树立都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3)意志稳定。作为面对更多利益诱惑的职业,招远市深刻认识到了稳定而坚强的意志力对于公共资源交易岗位的必要性,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并不断提升依法依规依程序调配自身公务行为的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和坚韧性。另外,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高复杂性也决定了其工作人员更长的培训周期和更高的培训成本,较强的工作意志力对于招远市公共资源交易队伍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社会外向性。公共资源交易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资源资金的理性分配和公私权的良性互动谋求社会的认同和信任,这个过程时刻与系统内外的“人”有密不可分的交流,工作人员沟通协作、吸引亲和、执行化解、等社会外向性能力自然成为招远市在建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3.4.3知识底蕴丰富的关键能力
(1)专业知识。招远市从胜任公共资源交易岗位所需的纵向理论知识入手,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等专业基础知识,牢固坚守对公共权力和资源集中使用的监管底线;掌握与招标项目、专家管理、交易平台维护使用等专业核心知识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等能力拓展知识,适应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和不断规范的业务流程的要求。
(2)综合文化。公共资源交易涉及面广、内容多样,对于工作人员的人文、科学等方面的横向综合文化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招远市适应这一要求,将法律维护与遵守、政策理解与执行、信息感知与转化、概括与调研、协作与表达以及问题的发现、研究、分析、解决、创新等战略思维能力也纳入岗位胜任力模型。
3.4.4业务技能精通的关键能力
(1)交易组织。基于对于各个交易环节开端性的保障作用,招远市将交易组织能力作为建模基础性要求加以突出,提升工作人员精通规则要求、熟悉风险防控、严格依据流程细节规定组织进场资格审查、专家抽取与身份检验、开标评标定标等工作,并对环境变化及时感知与快速反应、合理处置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交易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是对交易过程的服务、协调、监督与控制,其涵盖了对交易制度的高效执行、资格检查与确认、业务操作与指导等程序运作技巧和交易关系的协调、理顺与化解等沟通把握技巧。精准而高效的交易管理能力提升是当前招远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由之路。
(3)交易创新。以哲学的观点审视招远市的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发展历程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状态,经验欠缺与困难重重并存。拥有一支大胆开拓创新工作思路、敢为人先改进工作方法的交易队伍在突破公共资源交易发展藩篱的过程中就显得尤为必要且重要。
(4)信息化应用。当前招远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日益完善、应用日趋全面,迫切要求其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技术。虽然信息化应用能力从内涵意义上讲与理论知识和交易管理都有一定的交集,但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胜任力指标要素提出,正体现了招远对于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持续转型升级的重视。
3.5靶向精准分类,聚焦功能担当
在从纵横两个方向搭建了公共资源交易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空间结构样式后,招远市并未就此停下步,而是创新性地将不同层级工作人员的能力侧重点纳入通盘考虑,融入了垂度方向的功能担当需求,形成了分层次、分类别、有侧重、重实效的三维立体模型。
公共资源交易是政府和市场的一个连接点,改革既是政府加强自身内控力和廉洁性的需要,也是市场对阳光、规范的强烈诉求。招远市坚持以敬民之心、行改革之道,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针对政社间资金流动最频繁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进行了胜任力模型的范式构建和实践体认,打破了束缚公共资源交易能力发展的禁锢,弥合了社会期待与政府能力之间的疏离和罅隙,是对人民公平正义期待的回应,更是对社会严以用权的庄严承诺。“问渠那得清如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让招远市的公共资源交易尝到了甜头,明确了方向,也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放管服”改革的时代大潮中,政通人和的招远市定能趁势扬帆、勇立潮头!
作者单位:烟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远分中心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