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廊坊:从“人治”到“机制”,服务管理双增效

发布日期: 2019-05-0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近日,河北省廊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陆续印发《关于实施网上“统一交易受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办理CA数字证书及电子签章有关事项通知》《关于在公告信息添加提示性内容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取消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纸质文件有关事项的通知》,4个文件的连续出台,展现了廊坊市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取得的积极成效。

  让交易“网购”一样便捷

  “要让企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廊坊市行政审批局局长田景红多次强调。自2017年4月起,廊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快进行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建设,依托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服务平台,陆续建成网上招投标系统一期、二期,实现“线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

  在全流程电子化建设中,廊坊市大力推行五个“一律”——交易项目一律实行“网上受理登记”,招采文件一律采用“网上招标模板”,进场环节一律“零收费”,交易过程一律“全程留痕”,围标串标一律“零容忍”。

  “过去,每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队,投标方抱着一尺多厚的各种纸质招标文件等候办理。而今我们的招标文件模板全部可在网上免费下载,大家足不出户便可填写上传。”廊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购中心负责人杜旭介绍,实行交易项目一律“网上受理登记”后,招标方和市场主体只需要在网上提交原件扫描件,工作人员在网上核对、查验,大家“一次不用跑”,交易过程全能在网上完成。

  河北益盈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赵培昌介绍,“除了开标评标环节双方要到现场,前期的项目申报受理、场地预约、招标文件制作提交,后期的评标报告生成等事项都能在网上实现,大大方便了市场主体!”据了解,和以往从头到尾要在现场排队、递交纸质文本相比,每个项目的办理时间平均节省2至3天。

  廊坊交易中心还着力推进监管电子化,在原有监控室的基础上,改造了监控设施,安装高清、可旋转的摄像头,建设音视频监控和电子门禁系统,对交易活动实行全流程留痕管理,真正使公共资源交易从“人治时代”过渡到“机制时代”,从而保证阳光交易。

  让市场主体轻松“减负”

  随着电子化交易的逐步推进,交易中心服务大厅也由原来的“熙熙攘攘”,排队办理业务,转变到现在的全程网办。服务大厅原本设置的7个窗口,只剩7号“CA认证”窗口开放,剩余窗口已关闭,来大厅办事的群众寥寥无几,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人民群众少跑腿”。

  中心对进场交易统一实行“零收费”,进场项目在招采过程中,实行全流程电子化,受理、预约开评标场所、发布招标公告、获取交易文件、收取保证金、制作招采文件、开评标、发布公示信息、退付保证金等全部在网上完成,不收取任何费用,并实现全流程透明化管理。

  据受理部负责人高蓬介绍,过去采用纸质投标模式,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要向招标方支付少则五六百元,多则千元以上的费用。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以后,这部分费用完全省去,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仅此一项为全市参与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主体减负1000余万元。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