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5-0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毛少飞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毛少飞】被誉为“湘中明珠”的娄底市,区位优越,是长株潭经济圈的重要城市。2017年,该市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建设了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娄底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近几年来,该中心大力推进平台规范化建设,大胆探索创新变革,逐步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向电子信息化领域的拓展延伸,有效促进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场地升级改造,促进交易规范化
实现场地功能设施标准化,是确保进场项目“公开、公平、公正”实施的前提条件。娄底交易中心大力提升场所设施功能化,改造增加了开、评标室及监控室,基本满足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入场的业务需要。
在信息数据安全管理方面,娄底交易中心加大安全设备投入,明确系统安全防护员,并出台《娄底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对数据库密码管理、数据修改、数据备案与保存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将重要的数据服务器整体搬迁至市政府门户网站机房进行托管,共享政府门户网站机房网络安全设备。同时,邀请专家对网上竞价敏感数据的加密功能进行技术检测并达标。对评标专家抽取室进行升级改造,增强其保密性。
针对老评标区,将工程项目招标与政府采购项目评标按楼层完全分开,同时更新吸音提质材料。评标区域则聘请专业安保人员,在评标区大门已装金属感应门的基础上,购买便携式电子感应器,评委、专家必须经过双重电子设备感应检查方可入内。为了防止围标串标现场发生,娄底交易中心购置多台无线信号干扰器,覆盖评标区域,杜绝了评标过程违规使用通讯设备现象的发生。
此外,评标室、开标室及公共区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摄像头及拾音器,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每场交易的监控内容均按项目予以刻光盘存档。大厅视频同步显示开、评标室工作情况,让交易过程置于“阳光”下。
强化责任落实,规范交易行为
娄底交易中心切实加强对交易项目入场交易的预警、报告、处置等责任落实。通过加大对项目入场资料查验力度,发现违规行为,及时上报纪检组,此举制止了2宗土地违规出让行为。配合市发改委出台《娄底市产权交易现场拍卖规程》《娄底市评标专家管理考核办法》《评标专家抽取规程》及《娄底市招标采购代理机构管理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拍卖交易行为,强化对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管。
对于代理机构的场内行为管理,娄底交易中心出台《关于规范代理机构场内行为的通知》,并组织全市近60家代理机构进行培训,要求各代理机构必须严格规范场内代理行为,必须统一标识着装,规范服务。此外,为进一步强化对场内交易活动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娄底市公共资源交易现场异常情况报告及处理规定》实行一般异常情况“一月一报告”,重大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发现有涉嫌违纪、违规及违法行为等交易异常情况的,及时上报并转送行业主管部门依法查处,同时抄送公管办、纪检监察机关。全年及时报告并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处理了新化县2个项目的评标专家违规问题。
创新交易模式,数字交易实现突破
娄底交易中心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几年来,已相继开发使用保证金自动缴退、网上采购竞价、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系统、水利项目电子招投标等软件系统。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降低人力成本,交易项目入场网络预约登记审核系统已于去年9月正式上线运行,招标代理机构直接通过互联网登陆该系统即可进行项目入场预约,推送招标采购文件。
2018年11月,娄底与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功开展了长沙卷烟厂改造油气两用锅炉项目拆除及安装工程全封闭远程异地评标。娄底交易中心的电子交易系统建设向前迈出一大步。
国有产权交易网上拍卖系统正在抓紧调试,正式上线运行后,国有产权交易可自行挂网实行网上竞拍,更好地实现信息公开、机会公平、阳光交易。
目前,娄底市交易中心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加快电子办公OA、桌面云评标等系统建设,推行电子化办公,建设电子保函、保险等系统,探索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实施电子化行政监督,对交易活动实现动态监管和自动预警。
激发市场活力,推进新项目入场
娄底交易中心积极与环保、水利、科教等部门进行沟通衔接,加快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水权、专利权等公共资源交易细分类别项目进场。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建立投标保证金保函、保险和投标人承诺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如何确保入场项目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开,修订、完善相应制度,细化硬化监督措施,全面提升场内监督管理效能。
娄底交易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的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在规范平台建设,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方面出实招、见实效,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