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5-06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项欣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项欣】近日,黑龙江省鹤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首例异地远程评标项目“绥滨县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第三施工段(第十标段)”在鹤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黑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交易场所华鸿国际中心顺利实施。这是鹤岗交易中心依托黑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哈尔滨市进行跨地区远程评标的探索与尝试,开启了鹤岗市公共资源交易异地远程评标的新历程。
在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招投标环节中,项目评标是重中之重。评标工作由评标委员会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不得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因此,评标专家是决定项目能否顺利完成招投标的关键。鹤岗市部分专业专家少,经常会出现本地专家抽取人数不足的情况。一旦专家人数不足或者专家质量不高,将导致招投标项目评审工作无法开展,甚至项目评审后质疑、投诉增多。如果抽取异地专家到现场参加评审,则成本较大,时间较长。同时,本地评标专家在长时间的评标工作中对同地区投标人往往会产生主观印象,与投标人之间容易发生“熟人效应”,而且有部分投标人会主动与行业内专家“交好”。这些都对评标质量、评标效率的提升以及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带来问题和挑战。
鹤岗交易中心为解决上述问题,多次赴外地调研,借鉴其他地市的经验,进行跨地区远程评标的探索与尝试。中心为实现电子交易,及时升级电子开标、电子评标场地及设施,最终实现统一招标信息发布、网上投标、线上开标、电子评标,为异地远程评标的展开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鹤岗交易中心依托黑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互联互通。这些举措打破了空间界限,实现了专家资源跨区域共享,斩断了项目评标中的“人情网”,解决了鹤岗市评标专家资源不足的情况,开启了鹤岗公共资源交易异地远程评标的新历程。
异地远程评标打破了空间地域限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围标、串标行为,保证了远程异地评标的公平、公正。从源头上避免了“本地圈”“熟面孔”等人为因素的干扰,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了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
异地远程评标提升了评标工作效率,实现专家资源跨区域共享,解决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异地远程评标不仅为投标企业节省了人力、财力和时间,而且灵活性强,申请异地远程评标时,可根据项目所需评标专家情况,在开标前申请,也可以在开标后临时抽取评标专家,进行临时申请。申请后省平台将随机抽取哈尔滨市评标专家,解决了鹤岗市评标专家资源匮乏的问题,增强了服务能力,破除了地域紧密性,提升了评标工作效率。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