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聊城市交易中心:"制度+科技"促交易改革

发布日期: 2019-06-06     来源:聊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工作,将公共资源交易纳入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考核,通过“制度+科技”,变被动监管为主动出击,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更加高效、更加廉洁。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将公共资源交易纳入主体责任考核,推动项目“应进必进”

  一是部门联动,形成推动协力。市纪委张宝泉书记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用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强调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违者必究”。会后,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卫计委、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国土资源局等相关单位摈弃部门利益,协同配合,促进了项目进场交易。2016年3月31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启用,至2016年4月中旬项目进场率达到100%。二是重点监察,形成震慑力。市委巡察办将招投标采购情况列入重点巡察事项“逢察必查”,严肃查处“应招标未招标、‘化整为零’违规拆标”等行为;市纪委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实行公共资源交易统一管理”,作为市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予以考核,有力地提高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使用效率和项目集中率。三是规范公开,形成监督合力。按照《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要求,信息公开要求,及时在网站首页公开交易公告、资格审查结果、成交信息以及有关变更信息招投标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

  一是推行交易留痕,预防交易腐败。建设工程、政府采购(100万以上公开招标项目)、国有建设用地交易及产权交易等均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交易从发布公告、报名、评审(竞价)、公示等各个环节均实现了网上流转、处处留痕,便于行业监管部门对交易过程的全程监管。二是增强交易透明度,预防暗箱操作。坚持“可公开尽公开”的原则,除按规定属涉密信息以外,所有入库信息对社会公开,并在全省首例实现企业诚信库、保证金缴纳及退付、项目经理人解锁三公开,拓展了社会监督途径,切实增强了交易公开透明度。三是增强防护手段,预防交易泄密。对于进场交易的项目采取了评审专家语音随机抽取、专家名单密函打印、投标报名名单开标前半小时解密等方式手段,避免造成交易过程信息的泄密。四是创新技术比对,预防交易围串标。政府采购项目通过对文件创建标识码、标书文件制作机器码、造价锁号、保证金打入账号等的识别,以及标书及清单比对分析等多项举措,主动发现围串标线索,及时向行业监管部门移交线索,预防交易围串标。五是积极推进远程异地评标进程,拓展优质专家资源。先后与日照、潍坊、江苏连云港等地市实现了远程异地评标,拓展了优质的评审专家资源,搭建了跨省市的专家评审“彩虹桥”,成为省内继滨州之后第二个实现跨省市实现远程异地评审的市级交易平台。

  完善制度建设,促进交易行为规范化

  一是梳理了进场交易业务流程,依业务类型印发了服务手册,重点业务还录制了演示视频,方便投标企业办理各项业务;二是建立了评标室内固定区域、分色着装制度,依据招标人、评审专家、监督人及代理机构等不同角色分别配备不同颜色的马甲,相对固定就座位置,避免不同身份人员过分接触;三是建立了《巡场管理办法》、《不当行为通报制度》,及时发现交易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规范进场交易,对发现的问题按程序在网站首页曝光,向行业监管部门转送,提高交易违规成本。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