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6-13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魏杨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 魏杨】近日,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杨娟同志带队到眉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调研,对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信息化工作表示肯定,认为眉山90%以上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实现电子化交易,走在了全省前列。
2008年4月1日,眉山市挂牌成立四川省第一家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1年来,中心始终坚持以科技防腐为目标,以全流程电子化为核心,全面打造智能高效、阳光透明、拒腐防变的“眉山模式”。
交易系统优化,数据考核领先
2013年,眉山建成市、区县“一张网全覆盖”的电子交易平台,四大业务全部整合,实现统一入库管理、统一招标模板、统一电子化流程、统一CA证书、统一数据汇集、统一档案管理的“六统一”,彻底改变了全市交易信息不对称、交易过程标准不一的局面,为交易各方主体营造了公平竞争、阳光透明的交易环境。
在此基础上,眉山市着力优化业务交易系统建设。工程建设招投标方面,以研发标准模板推进规范化、电子化交易。截至2018年,中心共研发21套招标文件标准模板,涵盖房建、市政、交通、水利、园林绿化、勘察、设计等类别,市本级电子标项目达到1796 个,电子化招标率达到90%,招标总金额达到396亿元,中标价平均下浮17.7%,累计节约财政资金70亿元。招标文件的标准化有效避免了“量体裁衣”式的人为干预,杜绝行为走样、管理失范。
中心积极构建政府采购“跨网合作”的交易平台,建成的政府采购公开招标全流程电子交易系统,实现从项目受理、招标文件编制到合同签订等17个环节全部电子化。2018年以来,中心力推打通“互联网+采购最后一公里”,在全省率先完成与四川省采购网新接口的数据交互。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对接系统互通良好,实现了公告信息向四川省政府采购网的自动推送和实时发布。此外,眉山市交易中心还加强与市财政局的配合,实现与采购管理平台的无缝对接。采购人使用统一的CA证书登录市财政局采购管理平台申报计划,项目核准后自动推送至交易中心电子交易系统进行受理,让采购人真正实现“一次也不跑”。
市级平台联通省级和县级平台,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眉山市交易中心在完善与国家、省级平台数据对接的同时,着力推进省、市、县三级电子交易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功能,在四川省平台数据考核中名列前茅。
业务实时办理,资料一键归档
结合“放管服”政策,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简化窗口办事程序,优化网络在线服务。
CA自助办理。中心发布《关于诚信库入库有关事项的通知》,更新“一次性告知书”,新增“会员类型修改”和“CA锁激活”等自助功能,使会员变更和CA绑定转为自助办理,实现了诚信库入库全程网办。按照《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出台后的技术规范,眉山完成云平台建设,实现双CA兼容互认。2018年,眉山共办理诚信库入库2245家,办理数字证书和电子签章2376个,办理效率大幅提升。
保证金高效退还。眉山在全国率先研发保证金网上支付系统,为交易业务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清算服务和风险防控。投标人的交款信息在开标前均为高度保密状态,中心、软件公司、银行各层均不能查到投标人信息。眉山还制定了《保证金收退管理办法》,交易系统对所有保证金实行时间节点控制,自动放行,财务人员一键批量原账户退还。所有投标人无需到达现场,未中标人的保证金在公示期满后系统自动解冻;中标人的保证金上传合同扫描件,中心工作人员登记后系统解冻。保证金退还高效、快捷,财务人员一键操作,对解冻放行的保证金实行当日一键退还。
电子档案一键归档。为克服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整理周期长,保管成本高等诸多短板,中心建设完成电子档案一键归档系统。系统以项目为单位,将各交易阶段的资料统一收集在独立页面,一键点击下载,实现全程留痕,实时查阅,一键归档。电子档案的储存形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同时方便监督管理部门及市场主体对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强化“四字诀”,构筑“防护网”
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多、规模大、社会影响广,交易数据含“金”量高,是不法分子和网络黑客眼中的“肥肉”,围标串标易发频发,交易平台极易遭到网络攻击和内部威胁。构筑安全“防护网”,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强化“规”“管”“防”“遏”四字诀。
“规”就是要不断完善交易规则。例如,为改进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探索解决低价抢标、恶意投诉举报等问题,推动出台《眉山市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随机抽取中标候选人实施办法(试行)》,配套制定了《眉山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随机抽取中标候选人抽取工作规程》。又如,配合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对《眉山市市本级公共资源交易现场管理暂行办法》等4个文件进行了修订,优化交易现场管理秩序。
“管”就是要着力加强交易现场监管,推进全领域、全方位、全流程监管。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现场监督卡和监测周报表制度、完善异常行为监测体系,实施技术平台周报制度、交易项目一周流程安排制度、交易项目情况统计月报制度等,形成了一套完备实用、闭合循环的现场监控体系。2018年,中心共计上报招投标异常状况5起,配合公安机关查案5起,对11个项目进行了保证金冻结处理,不予退还投标保证金1050万元,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
“防”就是要建立交易安全风险防控预防机制。眉山市交易中心始终树立“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交易安全”的思想,加强制度建设,构筑内外兼顾多方联动的“防护网”,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例如:引入第三方安全公司开展三级等保测评、平台检测认证、风险评估、安全检测、日志审计,同时加强运维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岗位权限分配管理等。2018年,中心将交易平台纳入公安“网络态势感知”系统,由网监部门对平台网络环境实施持续监控,进一步保障电子化交易的安全运行。
“遏”就是要采取多种措施遏制交易违规风险。例如,暗标评审遏制专家自由裁量权。眉山在全国率先引入“高考阅卷模式”,实现商务标和技术标“电子+暗标”评审方式。评标时,由系统事先将投标文件打乱并随机编号,对商务标和技术标的投标人名称和签章进行暗化处理,在不同的评审阶段进行明暗权限控制,由计算机自动汇总所有评委的结果,从而减少专家对评审对象的倾向性,严格把握招标需求标准,有效提高评标过程公正性。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