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生态建设探索与实践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谦发言整理

发布日期: 2019-06-13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张丽丽】去年一年,大数据分析应用在全国各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做了很多的创新和探索,各地在积极将数字技术融入公共资源交易过程,构建平台,创新模式,呈现了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局面。如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开展招投标工作时,把贵州省住建系统信息、在线项目信息等融合,形成更好的贵州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的治理和大数据的监管,满足了政府管理的需求。

  当前,大数据应用发展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难点和挑战。第一数据来源难。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应用根基在于服务、交易、监管三个平台业务流转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由于数据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不足以支撑越来越大的数据应用需求,成为了目前发展最大的瓶颈。第二应用创新难。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应用发展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呈现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再创新很难。第三是成果落地难。近年来,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应用取得了众多的成果,大数据助力交易监管,构建数字铁笼却很难转化成数字红利。第四是持续研发难。随着不断的拓展深入,持续的经费投入、政策环境支撑限制了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应用的深入创新。

  大数据分析应用一定要还原真实业务场景,如果数据不和业务场景嵌入是无法动态应用起来。我们经常说大数据,很少说真数据、活数据,只有场景联动起来,数据才能生生不息。另外,一定要连接广泛市场主体,主体连接越多,比对的效果更好。

  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先回归场景,提升价值;然后开放融合,汇集多方数据;在此基础上统筹组合创新算法和工具,通过系统创新,从点状应用走到系统的应用,这是大数据价值的新增长点。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大数据其不单指数据量大、维度多,更重要的是,数据能不能有效的可视化表达,能不能实时连接在一起,是不是真实且可靠的。今后招投标应该是包含设计、建造、运维过程的全数字化样品,其将作为关键的交易环节,始终贯穿标前、标中、标后的交易全过程。BIM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将支撑新采购、新交易,数字化交易未来已来。

  目前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基于大数据、BIM等技术可以形成三维可视化的模型,在交易供需方面,精准找到需求方和供给方并形成高效匹配,其本质即让每一宗交易遇到对的人;在过程流程方面,监控不合规异常行为,通过数据分析、公示等方式,让围标串标等行为无所遁形。此外,大数据匹配还可以将企业的成本极大化的瘦身。

  广联达作为深度参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模式创新的科技公司,始终立足于信息化领域,致力于通过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开发行业专业应用和解决方案,让每一宗交易遇到对的人。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