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丹阳:农村产权资源“身价倍涨”

发布日期: 2019-07-09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近日,江苏省丹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了公共资源(农村产权)交易工作例会,各镇(区、街道)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加强镇区招投标采购、农村产权交易的规范化建设提出了要求和指导意见。

  “八有”标准推动平台建设规范化

  当前,丹阳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12个镇(区、街道)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均严格按照交易市场建设 “八有”(有制度、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牌子、有台账、有信息服务平台、有档案) 的标准高效运行。丹阳市率先将农村产权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范围,采取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合署办公的方式,有效整合了资源,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

  各镇(区、街道)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均严格按 照《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交易场所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规范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场所。所有场所面积均按120平方米以上的要求,配备了固定使用的交易大厅、交易室、洽谈室、办公室和档案室。农村产权交易相关制度全部上墙,并印制张贴了全省统一的LOGO标志。电脑、扫描仪、电子显示屏、视频监控等电子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到位。标准化的场所建设为平台规范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就近交易推动服务便民基层化

  丹阳市农村产权交易均在镇级交易服务中心完成,市级交易中心负责业务咨询指导、政策咨询和信息发布,对产权交易行为进行汇总、分析。镇辖区内的农村产权集体资源交易项目,一般是由村委到镇农经及相关部门审批,然后委托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按规范流程公开交易。

  就近交易一方面可以让交易主体少花时间、少跑腿,降低交易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交易项目透明度,降低交易风险,减少矛盾上交现象的发生。此举,有效保障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以来零有效投诉。

  应进必进推动交易市场规模化

  在组织各类农村产权依法进场流转交易的过程中,丹阳市重点突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项目的“应进必进”,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和强化 交易监管的通知》(丹办发〔2018〕号),明确要求各 镇(区、街道)和相关部门对照农村产权交易“应进必进”的要求和交易规范,对村(含涉农社区)进行全面自查、核查和纠错整改。

  目前,丹阳市农村产权涉及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 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涉农资金项目、其他类等 7 种交易类型。据丹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丹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介绍,农村产权交易有一套规范流程,包括产权管理、公告发布、报名管理、交易竞价、缴款退款、合同管理、鉴证管理等多个环节。

  平台交易促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近日,云阳街道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又传佳讯。九房村元房村45号房屋和九房村委会一楼5号门面房两宗房屋的3年租赁权通过交易中心平台完成竞价交易,两个标的分别经过25轮和40轮的竞价,最终分别以13.5万元和30.9万元成交,溢价率分别达到128.89%和271.53%,总溢价29.13万元,村收入从预期收益17.82万元增加到46.95万元。

  丹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人员表示,以前,农村小型工程、集体资产租赁一般都由村干部说了算,建成交易中心后,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开原则在平台交易,通过充分竞争不仅可以更好地发现交易标的的市场价格,让市场最终确定价格,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而且可以加强廉政建设,有效防止暗箱操作,降低腐败风险,有效保护村干部,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截至今年5月底,丹阳全市农村产权累计进场交易成交3794宗,交易总金额达7.64亿元,总溢价0.44亿元,有效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助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网上全流程推动管理高效化

  全流程电子化是当前丹阳市农村产权交易的主要实现形式。丹阳市在江苏省率先实行涉农资金项目网上报名、网上交易和网上开评标的交易模式,规范交易行为;率先对农村产权交易项目开标、评标实施全程监控,切实做到开评标有据可查;率先通过有线电视发布产权交易信息,扩大交易信息的知晓率,增加交易过程透明度。这些创新举措,得到广大农民的肯定和支持。

  以丹阳云阳街道永福村委会道路加宽工程为例,预算价为42.40万元,在市中心网站发布信息后,有12个意向投标单位参与竞标,最终以21.20万元成交,节资21.20 万元,节资率达50%。对此,有群众评论说,“网上交易阳光透明,‘来龙去脉’可追溯,不仅效率高,还节约了资金,大大提升了政府及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