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7-16 来源:黄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转型的时代呼声下,政府采购乘着信息化的东风,迎来了一场深刻改革,网上商城就是“互联网+政府采购”深度融合的典型。
回首网上商城发展历程,2010年黄山市政府采购电子信息化系统横向成功实现与财政对接;2015年市本级打破传统政府采购模式,启用电子网上商城;2016年尝试引入电商企业,升级原有模式;2017年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2018年全市上线电子签章,实现网上无纸化签订合同功能。至此,“足不出户、一键下单”的全流程电子化网上商城平台顺利搭建,采购、服务、监管等功能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
以2019年上半年交易情况为例,黄山市网上商城正逐步稳健的朝着信息化的大潮前进。
上半年交易数据
全市上半年共成交项目2791个,成交金额2522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节约资金236万元,节约率8.5%。
从竞价方式成交情况来看。采用直接购买(直购)方式成交项目420个,成交金额231万元,节约率为3%;采用竞价(最低价)方式成交项目2371个,成交金额2291万元,节约率为9%;
从商品类别成交情况来看。常用办公设备仍然为主要成交商品,如办公电脑(含台式、笔记本和平板等)、空调、复印纸、多功能一体机、打印机和复印机,成交金额分别为1158万、640万、161万、137万、119万和102万,合计金额占总成交金额的比重超过90%。
从供应商成交情况来看。截止6月底黄山市网上商城共有供应商305家,今年上半年有成交记录的共180家,成交供应商中市内企业占98%。从各供应商交易总额来看,100万元以上的3家、50-100万元的3家、10-50万元的63家、10万元以下的111家;从交易总额分布来看,史泰博、黄山金事达、黄山阳光、黄山绿色数码和黄山双庆居前5,分别为179万、130万、112万、63万和57万,合计金额占总成交金额的21%。
网上商城优点
第一,全周期。“全周期+全线上”是我市网上商城的主要特点。一方面,横向紧密与财政系统连接,形成“计划—采购—付款”的全周期闭环式操作;另一方面,系统实现采购计划提交、采购项目发布、商品展示、成交记录查询、供应商报价、确定成交结果、合同备案公开及履约信息反馈等全流程操作,借助信息化技术,打破传统招投标的纸质模式。
第二,灵活性。一是采购方式多样性。直购模式和竞价模式是黄山市网上商城的基本交易模式,竞价模式包括单商品竞价、多品牌竞价和参数竞价;二是方式选择自主性。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突出公共服务职能定位,网上商城设置5万元以下项目,采购人可自主选择任一方式成交,最大限度满足采购人的综合性价比要求,5万元以上项目采用竞价模式,竞争更充分。
第三,高效性。直购方式参照京东、淘宝等“B2C”模式,针对电商的商品,下单即成交;竞价方式设置2个工作日的竞价时限,竞价成功后,系统默认最低价成交,大大缩短了传统招投标过程中的制作采购文件、响应性文件及组织评审等环节,节约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热议问题
第一、高价采购问题。“高价”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直购高于竞价。以一台品牌型号为联想启天M415-B113的台式计算机在黄山市网上商城的成交记录为例,因预算不超过5万元,网上商城未对采购模式进行限制,采购人可以自主选择直购或者竞价,直购成交价3980元、竞价成交价3200-3550元,单从价格上来说直购比竞价确实高出近400-800元。但以此就定性“高价”成交,往往过于片面。一方面未考虑服务水平、质量等主观综合因素;另一方面横向与其他地市相比,黄山市网上商城成交价格基本在合理区间,如合肥徽采商城同类型成交价为3300-3900元,蚌埠皖采商城同类型成交价为2900-3900元,其中3900元左右的居多。
二是“公家买”高于“私人买”。政府采购从程序上、财务管理上不同于私人货物买卖,如上门安装调试、操作系统要求、售后服务、发票要求、支付方式和周期等均是供应商在计算成本时考虑的范围,故从价格方面进行比较无法体现整个采购过程。
第二、效率较低问题。周期“太长”和流标“频繁”是部分采购单位常反映的问题。关于周期,一个采购计划进入网上商城实施前需先经财政部门相关业务科室在一体化平台的审核,此时间段和操作流程不在网上商城系统的控制范围内,但容易给采购单位造成网上商城采购周期较长的误解;关于流标,网上商城的商品属通用办公设备,能供货的供应商较多,但复印机、服务器、定制型电脑空调等商品因行业的区域性代理限制、厂家或上级经销商控标等因素影响,往往容易流标,即使成交也可能无法供货。
第三、商品更新缓慢问题。黄山市网上商城在发展过程中,市级和区县采购单位均有反映商品库更新缓慢问题,2017年10月市交易中心主动寻求与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合作,全面同步共享合肥等省内13个地市使用的“徽采商城”商品库,并实现“每天一同步”功能。截至今年6月底共同步商品近27万件,已有效缓解部分更新缓慢问题。下一步,市交易中心将继续结合信息化先进技术和其他地市先进经验探索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第四、操作复杂问题。进入网上商城采购因涉及财政、公共资源交易等多个系统和页面的流转,步骤相对较多。现阶段市交易中心采用了图文操作手册和咨询电话双通道的方式,畅通咨询途径。下一阶段,将继续通过改版网页设置、系统再开发、录制视频操作手册等方式改善操作流程,并进一步与财政部门对接,尽可能减少财政平台操作步骤和多个系统之间的切换。
存在的难点
随着政府采购电子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网上商城”作为一种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新型采购模式,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供应商有效竞争,提高了采购效率和服务质量。与传统模式相比,尽管网上商城优势凸显,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一些难点问题也应运而生。
第一、难监管。网上商城主要针对一些预算小、时间紧的通用办公设备采购,对供应商实行“宽进”政策,一方面一些个体户、一人公司申请较灵活,频繁出现成交但不能供货的情况,即使处罚也难以遏制;另一方面部分采购人因自身原因与成交供应商达成共识后终止项目的情况也有发生,“公对公”的监管难以落实。
第二、难稳定。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作为近几年迅猛发展的一项新型技术,在应用于政府采购的过程中,需要兼顾程序与技术的综合协调发展,近几年在网上商城的实施过程中,各项系统之间的对接、系统自身的使用流程方面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各交易主体的使用感受。
第三、难兼顾。一方面要尽可能满足采购人的自主选择权和对质量、服务水平、价格的综合考量权,另一方面部分供应商单纯从价格角度主张的政府应“买低不买高”理念又直接带动网上商城的负面影响,难以实现两者兼顾。
下一步优化措施
第一、重信用。“互联网+政府采购”改变了商业模式,但没有改变供需,依然是采购人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关系;改变了交易方式、沟通方式,并没有改变核心,依然是买卖。应充分发挥网上商城的评价系统,形成网上商城交易双方的信用体系,结合我市相关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真正做到“从项目中收集信用、再讲信用运用到项目中”的循环体系。
第二、重科技。目前黄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正积极部署升级改建方案,一方面网上商城系统可借助本次升级改建,重新部署相关流程,避免不同系统之间的频繁切换带来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化系统的先进性,积极扩充商品库、开发电子发票等功能。
第三、重服务。一方面网上商城应始终秉承“公共服务”的职能定位,深入推进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优化平台服务,坚持放管结合,放权还权给采购人;另一方面积极贯彻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精神,适当放宽对网上商城供货商的限制,缩小价格、质量和服务水平差距,通过市场化方式协调采购人与供应商之间的买卖关系、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关系。
2019年,“互联网+”依然驱动着网上商城高速前进,黄山市网上商城在发展实施过程中,将朝着更加智能、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让广大采购人和供应商感受到不断创新的采购体验。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