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合肥:立足本市服务全省 强化管理严查违规

发布日期: 2019-08-02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日前,2019年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上,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汇报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情况。2019年上半年,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在巩固改革成果的同时,继续保持创新发展态势,在制度建设、项目保障、监管执法、风险防控等方面下功夫,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平台服务,创优营商环境,公共资源交易金额达到1780.81亿元,同比增长35.22%,再创新高。

  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公管委主任凌云在会上指出,近年来,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有效提升,市场活力显著增强,实现了“网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要坚定发展信心,通过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不断修订,使公共资源交易真正成为合肥一个亮丽品牌。

  制度建设层层推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今年以来,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建设层层推进,项目保障有条不紊,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制度保障。重新编制交易文件范本52个,满足各类项目招标需求。引导招标人用好自主权,继2018年出台《合肥市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评标办法分类及指标设置导则》后,今年还将出台《合肥市建设工程货物服务项目评标办法分类导则》《合肥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投标工作指导导则》。

  强化交易主体管理。先后出台了《招标代理机构考核评价方案》《合肥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负面行为清单》和《合肥市政府采购负面清单》,规范评标评审专家抽取管理、评价管理,建立专家管控体系。加强现场管理,针对可能存在的专家勾结、评标过程不规范等风险,通过加强集中监控、严把操作权限、规范人员出入等措施,实现评标现场井然有序。强化标后管理。出台了《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标后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市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合同履约行为信用评价暂行办法》。

  强化商城管理。公管局联合市财政局出台《合肥市徽采商城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徽采商城”供应商管理办法》,草拟《非财政预算单位网上商城使用办法》,与国家物品编码中心合作完善商品库标准化建设,开展商品报价专项检查。净化商城生态,根据《合肥市徽采商城管理暂行办法》和《徽采商城供应商管理办法》,对20家企业处以暂停一至三个月销售资格的处理,对2家企业处以取消网上商城供应商资格并不得再次入库的处理。针对家具类采购出现的商标侵权等问题,试点“厂供”产品在线交易。

  信息化建设不断突破

  近年来,合肥加快推进“互联网+”招标采购,深化电子交易系统开发,通过建立业内电子招投标数据标准,社会代理机构(第三方)交易系统与交易中心电子交易系统成功对接,实现了社会进场项目交易数据的互通共享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去年安徽省招标集团“优质采”交易系统成功接入,今年上半年交易服务系统继续开放对接5家第三方电子交易系统,实现35个交易业务环节的数据交换功能。

  目前,交易主体(招标人、投标人、代理人)信息库录入“三证一码”、开户许可证等各类电子证书10多万件,记录企业业绩、项目经理业绩、信用状况等各类信息近百万条。同时,联合阜阳等5市共建市场主体库,注册投标人85863家、招标人9981家、代理机构746家。跨区域CA共享互认可让投标人足不出户完成所有交易环节。

  此外,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逐渐探索智能辅助评标,开展智慧交易辅助评标功能多轮次测试,通过电子化、智能化手段评判投标文件,避免评审过程中错判、误判和评委倾向性打分等现象,杜绝或减少评委主观因素。据介绍,智能辅助评标可应用于政府采购货物类有效最低价评审、综合评分法的资格性和符合性评审、询价项目辅助评审,初步实现对投标人资质条件等客观分值的“智慧评审”。今年以来,通过开展百余次试验验证,系统对投标人资格评审的准确率已超75%,大幅度缩减了评标时间。

  规范交易执法行为

  在参与项目招标过程中,只要出现违规行为,不管是企业还是评委专家都要受罚。合肥市严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上半年,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事项206件,同比下降6.3%。全市监管系统共处理违法违规企业130家,合肥市公管局处理违法违规企业87家;对4家企业予以行政处罚,罚款金额298万元;对129名评标专家进行扣分,处理处罚结果均及时公开披露。为严格落实标后履约管理,今年以来,合肥市公管局已对53个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开展履约情况监督检查,将10家不按合同履约的企业记入不良行为记录。

  严查违法违规行为,自身也要防范执法风险。合肥市公管局为杜绝执法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当立案不立案、办人情案、敲诈勒索等行为,深化执法标准化建设,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投诉、举报件100%立案,实现执法案件一次性办结率100%、定案准确率100%、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胜诉率100%。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合肥公共资源交易投标更加便利高效。据了解,2019—2020年度小额零星工程定点库招标采取全程网上操作,参与投标的1676家企业中仅数十家企业前来观摩,开标流程从历年的十几个小时缩短至不到30分钟,以往投标人数多、现场管理难、摇号流程慢的问题一举解决。招投标市场宽松有序,在市本级16个小额定点库招标过程中,采用本地缴纳增值税优先入选的方法,打击了挂靠行为,提高了本地企业入选几率,本地化企业中标比例由52%提高到8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允许使用投标保函,免收2万元以下的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减少了资金占用,惠及上万家投标单位。

  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立足本市,服务全省,围绕“市场区域化、交易智能化、服务标准化、监管体系化”的发展目标,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前行,在创新中提升,各类项目交易过程规范、服务保障到位、综合监管有力,今后,合肥将继续勇当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领跑者。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