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唐山:高标准配置打造金牌服务

发布日期: 2019-08-02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项欣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项欣】唐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河北省推行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试点单位。中心通过配备高标准软硬件设施、精简交易程序、打造金牌服务等举措,加快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使交易项目办结时间越来越短、投标成本费用越来越少、交易过程越来越透明。同时还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服务企业群众提质提速。

  统筹配置,打造一流软硬件设施

  交易中心软硬件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着项目交易的效率。评标设备老化现象影响评审效率;市县交易系统不统一影响市县项目交易影响评审效果。唐山交易中心为解决这些问题,按照全流程电子化的需求,统筹配置,打造一流的软硬件设施。

  在软件配置上,唐山交易中心对唐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后台服务器进行回迁和本地部署,搭建覆盖了各县区的“一张网”交易系统,统筹配置了各县区的后台服务器。同时对现有电子化交易平台进行个性化升级,完善了包括CA认证互认、电子签章、保证金收退付等功能的第三方系统嵌入,实现了市县两级电子交易平台系统设计、操作流程、三方嵌入、配套设备的“四统一”。交易中心从网上报名、网上下载招标文件、网上制作并投递投标文件、电子开标、电子评审等环节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投标人制作标书时间由3日缩短到1小时以内,有效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在硬件配备上,唐山市交易中心按照交易场所标准化建设要求设置了7间开标室、13间评标室、4间谈判室,以及专家抽取室、电子监察室、质询室等。为满足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的需要,所有开评标室统一配备了评审电脑、专家手签板、一体机、询标机、讲标机及电文视频数据全流程智能存储系统等电子化硬件设施,提高了专家评审效率,增强了中心服务质量。

  精简程序,交易活动方便快捷

  唐山交易中心以全流程电子化为突破口,精简交易流程,用“最少材料、最优流程、最短时间、最少跑次”的承诺,给企业、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遵循“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腿”的原则,中心投标供应商现场报名、缴纳保证金等环节全部取消,实施“一地一次注册、全省通用”的办法,各地投标人最多只需来唐山交易中心一次,获取CA后,就可以通过唐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自主选择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按照系统提示,自行制作并上传电子投标文件,网上缴纳投标保证金,网上签到等环节全部在网上完成,既减轻了投标人印刷纸质标书的费用,又节省了往来差旅费用及时间成本。同时开标前期准备时间由3至4天压缩到两个小时以内,极为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交易周期。

  唐山交易中心在开标环节实现投标文件电子录入、电声唱标,避免手动录入错误信息,提高开标质量。同时在评标环节实现电子模块化评审,运用计算机评标系统对招投标数据的快速分析能力,将投标文件中有疑问的报价搜索出来,供评标专家评定,可以把评委从劳神耗时的找错工作中解脱出来,评审专家在电子评标系统上按照预先设置的评审点顺序评审即可,这样既节省评审时间,充分发挥了专家的价值,又杜绝了人为因素干扰,保证了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利益,体现了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原则。

  创新管理,提升交易服务水平

  唐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牢牢把握问题导向,勇于破立,不断创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管理,提升交易服务水平,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

  唐山交易中心建立评审专家抽取系统,所有评审专家均在省、市综合评标专家库通过系统随机抽取产生,实现专家资源互通共享,有效保证评标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不仅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解决有些地方存在的评标专家的不足、专业有限、暗箱操作、“常委专家”等违法违规问题,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评标工作效率,降低招投标成本。

  中心加强内控管理,印发《开评标区日常管理规则》《开评标操作手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拍挂工作操作流程》等制度性文件,提升服务水平。同时,设立大厅引导岗,按照“起身迎、笑脸对、主动问”的服务标准,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相关业务问题,打造金牌服务。

  交易中心还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业务骨干开展全流程电子化业务培训,聘请行业专家讲解政策法规,邀请业务资深人士对全流程电子化工作进行授课,使从业人员对全流程电子化的概念、程序、步骤、方式等环节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提高服务技能。

  中心不忘加强县区督导部署,多次组织召开市、县全流程电子化工作调度推进会,对县区工作专门调度部署,明确时限和目标要求;组成专班对县区进行实地督导,对工作后进县区专项督办,确保市县全流程电子化同步进行。

  今年截至目前,唐山市累计完成各类交易项目1853宗,成交509.21亿元,为财政节省资金53.2亿元,涉及投标企业16000余家,参与投标的群众35000多人次。市本级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比例达到100%,政府采购项目达到80%。以实际行动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服务速度,用“金牌服务”使企业群众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