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以诚信体系建设助公共资源交易健康发展
——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研讨会召开

发布日期: 2019-08-0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7月11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资委)商业信用中心和《公共采购》杂志联合举办。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中心、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宁波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唐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秦皇岛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采购中心等机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当前诚信缺失仍是公共资源交易发展中的软肋,各种失信行为屡见不鲜, 例如,部分项目业主通过将项目肢解、化整为零等手段来规避进场交易,或以时间紧、任务急、带资建等理由要求改变交易方式,或提高准入门槛排斥潜在投标人,或借助代理机构搞虚假交易等失信行为不一而足。

  究其原因,种种失信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污染社会良好风气。因此,加快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管理已成为当下的紧迫任务。

  (国资委)商业信用中心常务副主任戴征洪表示,信用监管不仅是市场监管体系的基础,也是社会共治的基础,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为新时期政府管理及社会治理手段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有效规避了传统管理模式事前重审批、事后重处罚的弊端,提升了市场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体现了现代政府管理所蕴含的公平公正、合理规范的法治精神。希望推动实现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信息评价标准一致,信用信息互联互通。

  “诚信”应取之于企业,用之于企业

  信用体系的建设,有利于规范商业活动、降低交易成本、改善营商环境和发展普惠金融。《公共采购》杂志总编辑何晶以“如何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对中小微企业增信”为题发言。何晶表示,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需求旺盛,但“融资难”却是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长期以来金融机构更多地服务于大型企业,数量巨大的中小微企业,在银行办理贷款等业务时,常常因为信用记录缺失、数据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而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处于从“抵押文化”向“信用文化”过渡的阶段。在线上化时代,通过各类信用平台精简贷款调审的繁复流程,减少客户身份核验的种种不良体验,已经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竞争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信用体系的建设重在连接政、银、企三方,各地政府应该积极探索为中小微企业增信的路径,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落实“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可以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用平台的交易数据为中小微企业增信,助力解决企业负担。

  建立交易市场诚信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19〕41号)指出,强化信用监管。加快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标准,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信息管理、共享、运用等制度,强化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公开和运用,把市场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信用信息归集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为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依法依规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参加会议的各地公共资源交易机构相关负责人共同研讨了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设思路,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是不断完善交易市场信用制度建设。出台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归集工作制度和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诚信管理制度。

  二是强力推进交易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公共资源交易行业信用数据库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标准体系和数据归集技术规范,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交易信用代码制度。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系统与社会其他征信数据库的无缝对接,建立全社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信用信息全覆盖。

  三是强化公共资源交易主体信用管理。建立交易各方主体信用档案,建立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信用监管,引导各方主体以诚信立业、以质量取胜,自觉执行公共资源交易法规,诚信履行交易责任,形成“人人参与交易信用建设、个个珍惜信用记录、共同维护交易诚信”的社会氛围。

  四是实施交易主体激励问责并行机制。各方主体应认真执行公共资源交易法规,倡导诚信经营理念,对诚实守信的相关交易主体给予一定奖励或优惠、扶持等政策。对扰乱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的规避招标、弄虚作假、串通投标、行贿受贿和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视其情节对相关责任单位给予相应处罚的同时,还要对其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格追责。

  五是建立健全交易市场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失信行为认定、修复和披露制度,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完善处罚警示并行机制。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加快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标准提供了交流平台,共同为构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