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9-06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项欣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项欣】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成立初期,就秉承着“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建设原则,整合分散的业务系统,建成“广交易”电子交易平台,并顺利通过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验收。中心进场项目已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其中政府采购、药品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已全面实现电子化交易,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园林工程、水务工程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的顺利实施,有效提升了交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中心目前仍有部分行业未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如民航等。
推进电子化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
在推行全流程电子化的过程中,广州交易中心发现阻碍交易电子化进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部分行业对推动电子化重视程度不够,推进缓慢。同时由于各行业交易规则的不统一,行业相关政策频繁更新,存在行业监督部门所要求的业务规则不统一等问题。如果要打破这种局面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管理思维模式。
顶层制度设计落实到具体执行时,与行业和地方电子化程度的条件有关,人力、资金等因素影响着电子化交易的推进。
存在标准滞后、行业标准不一的技术壁垒,CA及电子签章不能兼容互认等问题成为推动电子化的技术障碍。同时交易主体对系统稳定性、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忧虑也是阻碍全流程电子化的重要因素。
“区块链”“共享盾”实现信息可信共享
广州交易中心在推行电子化的过程中,深刻明白创新技术手段对推行电子化的重要性,率先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中应用“区块链”和“共享盾”技术。
“区块链”作为一种去区域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新兴技术,是继“互联网+”的又一次技术革新。目前,广州交易中心正在联合其他交易中心共同发起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平台”,推动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上链可信共享。
8月15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北京市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标信智链(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平台共享应用合作协议。
依托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主体信息无法共享、交易过程信息存证不实、跨区域平台合作难以推进、跨区域交易不便利、CA不能兼容互认、数据无法充分利用、交易缺乏可信背书等问题。实现信息一处登记,数据处处共享,真正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促使交易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交易各方更加诚实守信,交易监管更加科学有效,交易结果更加公平公正,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透明度,优化了营商环境,对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加快构筑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共享盾”是广州交易中心在CA互认共享方面开展的创新工作,其实质是通过共享银行的CA、电子签名、云身份实名认证,打造金融领域与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通用的证书和授权体系,使银行的CA可用于公共资源交易业务。
“共享盾”的应用切实为市场主体减轻负担,“共享盾”既是CA数字认证设备又是银行网银盾,企业可在就近银行网点办理,避免多地办理多套CA数字证书的情况,且银行不收取办理手续费和年费,切实降低了企业负担。同时更大程度保障了交易安全,“共享盾”利用银行级安全风控体系,既支持银行既有金融服务,也支持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的数字签名及电子签章、标书加解密等工作,能够有效保障交易安全进行。“共享盾”是共享数字金融的创新成果,平台与各银行建立数据通道,共享企业投标保证金信息、成交信息、业绩信用情况、融资信用信息等,既可为企业提供更具人性化的金融服务,又可以延伸信用合作链条。
延伸服务链条,创新服务举措
广州交易中心在推进全流程电子化过程中,坚持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大力推广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服务“一网通办”,以标准化为手段规范平台运行,推动平台高质量发展,交易各方对电子化服务评价良好。
中心在建设工程项目方面已实现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园林工程、水务工程全流程电子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实现铁路工程服务类和物质类项目全电子化交易。
中心新打造的药品集团采购平台是全国第一家全流程无纸化且企业在线即可完成全部药品交易的区域性采购平台,交易全程“在线零跑路”。除满足本地区药品采购需求外,还满足外地药品采购,目前平台已引入茂名、中山等地区药品采购。
交易中心不断延伸电子化服务链条,在实现建设工程、政府采购银政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银政合作,积极推动搭建药品采购融资平台,为药品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平台。
启用了“互联网+微信小程序”,实现土地矿业权通过手机移动端进行掌上交易,在线签订成交确认书。同时使用电子发票,支付主体可凭登记的手机号码登录“发票通”网站打印电子发票,“一网通办”极大方便交易主体。
广州交易中心在推行全流程电子化的同时,也结合“数字政府”的建设,正在推进信息化三年规划项目建设,重构交易服务平台。同时构建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体系,制定了《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实现业务操作、服务内容、信息系统、场地设施、内部工作管理、数据采集和应用“六个标准化”,有效提升平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编制了《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旧村更新改造项目公开选择合作企业交易服务规程》《政府采购业务流程整改与优化方案》等规章制度,通过制定规则指引着力提升平台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水平。
下一步,广州交易中心将围绕“互联网+交易”,加快推进铁路、民航、电力等交易领域的全流程电子化,推动建设智慧交易平台。还将进一步精简管理事项和环节,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投标报名,推广业务办理“一表申请”“一网通办”,开发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移动端电子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比例。同时推动数字证书(CA)跨平台、跨部门、跨区域互认,探索区块链、电子营业执照、电子担保保函等利企便民措施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信用评级模型,完善信用评价标准,并将信用指数拓展应用至药品采购等领域,打造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管理的“广州模式”。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