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2018年1-5月全国电子商城交易数据统计

发布日期: 2019-09-29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一、商城建设数量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5月,全国建设各级政府采购电子商城(部分地区网站名称为电子集市、电子超市、电子卖场、网上商城的也在统计范围内)共计85个,其中中央政府采购电子商城2个(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采购中心)、省级商城16个、地市级商城58个,区县级商城9个。部分地市与省级共用一个商城即归为省级,不再单独统计。直辖市按照省级统计。

  华东地区电子商城建设处于全国前列,地市级商城数量占全国数量的47.8%。尤其江苏和安徽两省的电子商城建设数量更是处于领先水平,其中江苏省建立省级商城1个,地市级商城10个;安徽省建立省级商城1个,地市级商城5个,区县级商城3个;且徽采商城是包含合肥市在内的11个地市采用区域融合、合作共建模式建设的。西北地区与东北地区在商城建设数量上相对落后,但同时也证明潜力巨大。

  2016年与2017年电子商城发展迅猛,全国商城建设集中爆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经过一些先行省市的探索,电子商城采购模式获得了采购人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且这些省市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供后建地区借鉴。二是在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战略的指引下,各地政府采购均展开了积极探索。三是国务院63号文出台后,各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与政府采购改革工作不断推进。

  二、商城建设情况

  (一)商城建设公司

  目前,主要电子商城建设公司有阳光公采、国泰新点、天津先特、用友、政采云等公司,国泰新点与阳光公采在建设数量上处于领先位置,用友打造的公品商城增长迅速。

  (二)采购方式及限额

  在统计范围内,只有20%地区采用了单一电商直购的方式,绝大部分地区采取的是电商直购+竞价的方式,部分地区甚至加入了更多的采购方式。随着电子商城的快速发展,采购人需求的不断增长,商城品类目录越来越丰富,采购限额也一直在提升,全国70%以上的地区目前商城直购限额已经提高到了20万~50万元。

  采购方式的多元化和采购限额的不断提高,从侧面也说明电子商城以其高效、透明、灵活的采购方式越来越受到采购人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

  (三)供应商模式分析

  电子商城经过近两年的快速发展,在采购人需求爆发以及采购品类、商品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供应商数量也在不断扩增。在供应商组成上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供应商为纯电商企业;第二种是整合以前的线下协议供应商;第三种方式是电商企业与以前线下协议供应商并存的方式。统计来看,第三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认同,通过全国性电商的价格优势,保证采购公开透明,杜绝“天价采购”,形成商品价格的良性合理竞争。同时通过以前本地协议供应商较强的配送、售后服务能力,不断推进电商企业服务能力的提升。

  各地供应商数量主要集中在10家以内或者100家以上,呈现两极分化状态。有些地区的商城供应商数量达到了三四百家甚至1000多家,然而在调研中发现,商城的成交总量与供应商数量并无直接关系,大部分供应商的成交量呈二八法则,即绝大部分供应商无成交量或成交量较少。

  以某地电子商城PA为例,该商城共计有各类供应商近400家,今年1—5月有项目成交的供应商数量分别为75、99、127、160和208,1—5月有项目成交的供应商总计约为220家。而从交易量比较的话,排名前十的供应商占到了总交易量的32.7%,排名前55名的供应商占到了总交易量的80%。而余下有交易量的170家供应商只占到总交易规模的20%。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商城供应商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盲目扩充供应商库,从管理部门角度增加了大量供应商管理的工作,从供应商角度增加了大量仓储、物流、人员等成本。

  三、全国电子商城1—5月交易数据统计

  (一)交易概况

  以下数据统计范围包含全国40个政采电子商城1—5月交易数据,其中中央1个、省级9个、地市级28个、区县级2个,个别地区商城由于上线时间或改造等原因存在数据不完整情况。少数地区品类目录加入服务、汽车采购、工程类项目等都在统计范围内。

  1—5月,电子商城交易总规模约为21亿元,总项目数量约为12万个,约2万个采购人在商城进行了采购。

  从上述对于1—5月交易量、项目数、采购人数量的趋势图可以发现,电子商城交易规模在春节之后急速增长、采购人数量也是呈现直线上升的情况。3、4、5月交易规模的迅速增加。一方面是因为春节后各单位采购人开始正常工作;二是在今年3月份以后统计范围内的多个商城开始上线运行;三是采购预算的审批工作结束,采购需求得到释放。

  (二)采购人交易分析

  通过对各类采购人交易额及项目数的对比发现,各类采购人在1、2月份项目数与交易额走势基本一致,在3、4、5月开始出现较大差异,大部分采购人在3月份开始,迎来项目数与交易额的明显增长。事业单位类采购人在5月份开始爆发且交易额增长迅速;院校类采购人从3月开始处于稳步增长;政府机关单位、公检法类、医院医疗类及其他类在3月增长后4月增速稍微放缓,5月又重新快速增长。从交易额和项目数两条线的对比来看,项目数量线明显缓于交易额线,这说明在3、4、5月项目平均成交额一直在增加。

  (三)商品分类交易走势

  政府机关单位无论是项目数还是金额都占比较大,电脑类、打印复印设备从3月采购量即迅速增加。空调在5月份迎来爆发,生活用品、办公用纸、文教用品类商品4月增长放缓,且这三类商品项目数与金额标示线走势相近。

  (四)电商企业交易统计

  目前,参与政府采购电子商城的全国性电商企业共有8家,分别是京东、苏宁、史泰博、晨光科力普、齐心、办公伙伴、领先未来和一线达通。在今年1—5月,8家电商企业共计成交项目数约为1.5万个,成交总金额约为1.2亿元,项目数约占总项目数的13%,成交金额约占总交易规模的5.7%。成交项目数量最多的是史泰博,成交金额最大的是办公伙伴。

  (五)单项目交易区间分析

  通过对全国采购人采购价格区间进行分析,单笔采购量1000元以下占到了总项目的57.8% ,但是成交总额只占到总金额的2.2%,而单笔成交额8000元以上的交易,项目数量只占总项目数的12.7%,成交金额却占到总金额的83.4%。

  四、某代表电商D交易分析

 

  从D电商1—5月的交易趋势可以看出,3、4、5三个月交易额的增长远大于项目数量的增长,通过对其平均交易金额分析发现,4、5两个月的平均交易金额约为1月份的两倍、2月份的四倍。分析后发现D电商在4、5月的某地成交额(719万元)占到全国成交总额(1441万元)的近50%,D电商在当地政府机关类采购人优势较为明显。值得关注的是采购次数和交易量最大的某司法机构采购人,5月份累计近20次均在D电商采购,可见D电商在该地用户忠诚度较高。

  五、某PB电商平台分析

  PB平台共计入围各类供应商约350家,2018年1—5月成交总项目约为8000个,成交总额约1.2亿元。PB平台入围的几家全国性电商1—5月总计成交约2600个项目,成交总额约为900万元。项目数与成交额分别占总交易额的32.5%、7.5%。而本地供应商成交金额与成交项目数第一的均为当地某连锁商业公司,TOP2—11的本地供应商成交项目数量均未进入TOP10,成交项目数约为1350个,成交总额约为3140万元,项目数与成交额分别约占总交易额的16.9%和26.2%。单项目成交均价方面,本地TOP2—11的供应商约为电商企业的6.7倍。电商企业在当地成交了大量采购频次高但是单价低的项目。对各电商企业的成交信息进一步分析发现,采购量最大的电脑类、打印复印设备类商品几家电商企业极少有成交,本地供应商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在采购人方面,PB平台公检法类采购人无论是项目数还是采购额TOP10里面占比较大,对项目数和金额都排名第一的CA采购人采购项目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在1—5月共计采购项目数近300个,其中计算机、办公设备类采购项目37个,采购总额约150万元,当地某A科技公司成交CA采购人项目15个,成交金额约132万元。

  对交易金额同样处于TOP10的某B科技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在其所有的成交项目中,某CB采购人占比份额最大,与CA采购人情况基本相同。

  PB平台的这种情况不是个例,这种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政府采购电商化需要电商企业的参与,并发挥其成熟的产品体系,公开透明的价格等优势作用;也需要本地供应商的参与,本地供应商较电商企业更了解采购人需求,订单响应能力及落地服务能力更强。电商企业与本地供应商不是竞争关系,作为管理部门更应平衡两者利益关系,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优劣互补、共存共荣。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