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10-09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赵德星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赵德星】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强化统筹组织协调,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运行体系,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改善,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推动了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完善运行体制机制,为发展打基础
加强党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包头交易中心切实加强对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决策、协调和领导,积极向上争取、横向协调,着力构建管理顺畅、运转高效、配合联动的运行体系,解决了机构职能调整、人员经费保障等一系列困扰发展的现实问题。
本轮党政机构改革撤销了包头市公管办,将原公管办的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职能划入市住建局,将公共资源交易协调管理职能划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一步理顺了交易管理体制,厘清了各部门职能职责;比照自治区交易中心增设了管理协调科、交易管理科两个科室,充实了人员和编制,切实强化了中心对外协调联络力度和平台内部规范管理深度;协调落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经费保障事宜,解决了员工后顾之忧,为后续优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
依照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标准(试行)》,包头交易中心创新服务模式,建立服务对象季度工作例会制度和房建市政项目投标保证金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工作台账,逐项研究改进措施,着力解决交易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拓展服务深度,先后召开全市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管理及电子保函应用培训会、全市评标专家和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班,现场集中解答从业人员遇到的问题,极大提升了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夯实服务基础,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结合业务工作实际,编制形成《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标准体系》,涵盖服务通用基础、服务保障、服务提供3类225项的标准规范,正在履行书面程序争取国家标准化试点。
构建电子平台体系,为发展加速度
包头交易中心升级完善了现有房建市政交易系统,与包头市政府采购办合力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系统,积极对接自治区自然资源交易系统,合作使用北京产权交易所权益互联系统;主动上门对接交通、水务等部门,加快推进交易系统全流程电子化建设;延伸系统应用覆盖面,上线建设工程交易手机APP,实现投标人手机端投标与信息查询、中心端项目进场审批与确认等功能应用;推出政府采购数字版中标通知书,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管理,为采购人和供应商提供了极大便利;积极开展先行先试,组织编制中心信息网络规划,探索开展网上开标工作;产权系统开创性引入土地一级开发投资人招选挂牌项目,首宗投资预算为1.3亿元的项目已成功摘牌;中心交易系统进入市云计算中心运行,并获得由公安部颁发的《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备案证明》,引入白细胞主动防御操作系统免疫平台,极大提升了信息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出台场所巡查和监控音视频管理制度,加大对交易场所设备的巡检维修力度,加强交易数据汇总、分析和核查,有效提高了数据传输报送准确率。
优化营商环境,为发展激活力
近年来,包头交易中心不断简化优化交易流程,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服务交易主体。取消建设工程投标报名环节,全面推行网上审查;实行开评标场地网上预约;简化企业诚信库系统入库程序,企业可自行上传和修改资料,极大方便了交易主体;推行“网上竞价/电子商城+阳光验收”采购模式,政府采购时间由20天缩短到最多3天,受到交易各方一致好评;简化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退付程序,超出投标有效期后,系统自动原路退还,中心集中清退历年滞留的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2459万元,惠及企业294家,目前中心已基本实现无滞留保证金;另外,从今年3月1日起,取消资质入围类政府采购项目保证金,为企业年均减负约300万元,大大降低了政府采购参与门槛。
推进建设信用监督体系,为交易发展树规范
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是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基本依据。包头交易中心在2018年实行进场交易各方不良行为通报制度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用评价办法(试行)》要求,出台配套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已公布15项代理公司、5项专家不规范行为和40项专家评委严重迟到行为,并及时向自治区交易中心和各行业监管部门推送;推进完善专家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专家考核评价,升级评标室门禁系统,组织行业监管部门、代理公司、软件开发公司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完善政府采购交易系统考勤功能、建设工程交易系统专家评价和考勤功能。
包头交易中心通过对交易活动进行动态监测和深入分析,积极推行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程纪实制度,实施了面向交易主体、监管部门、交易平台和工作人员等的一系列规范措施,保证各类交易行为信息全面记录、实时交互、来源可溯、去向可查。丰富防范手段,配合行业监管部门落实技术标暗标评审,全面启用专家电脑抽取系统自动通知电子身份验证变声答辩等技术手段,确保投标人与专家零接触、投标人信息零泄露、交易竞争零干扰。完善现场记录管理,实施全流程、全方位音视频数字见证,交易数据向市纪委监委、监管部门同步推送,构建了社会监督、行政监管、纪检监察监督的三位一体监督体系。建立风险防控动态调整机制,梳理排查交易环节和岗位廉政风险226条,制定防控措施255条,建成自治区首家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廉政教育基地。
深化改革创新,为交易发展创动力
包头交易中心在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改革思路,深化工作举措,力求释放更多更大改革红利。大力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建成高标准远程异地评标室,与鄂尔多斯市远程异地评标形成常态化,实现了市本级与旗县分中心异地专家共评、音视频交流对话、投标人澄清、评标报告互签和全程跟踪监控,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极大缓解了旗县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创新引入自治区首家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截至今年8月底的新开电子保函共388笔,总金额达6540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资金周转负担;与建行合作探索引进金融平台服务,向中标小微企业提供从融资申请到额度测算、审批、签约、还款的全流程线上贷款。
面对加快推进交易平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大数据应用、档案数字化存储等新任务,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全面推行标准化建设,全面防控交易风险,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继续走在自治区前列。
作者单位: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