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10-09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近年来,济南市喊出了打造“十最”营商环境的口号,让所有人看到了这座千年古城革故鼎新的决心。全市各领域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真抓落实,其中优化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更是重中之重。
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纵深推进工程招投标领域改革,完善制度,实现程序简化;强化措施,实现服务标准化,为市场主体添活力。
资质数据“秒用”,招投标报名“零跑腿”
如今,济南市建筑企业投标负责人,只要通过电脑打开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选择投标项目后,点击报名入口,通过CA认证,系统自动提取企业资质等信息,自动核验资质真伪后,短短几分钟内就完成了招投标报名全流程。
过去,建筑企业参与招投标要提交施工所需的资质证书,现场核验资质真伪,跑腿费时不说,还有企业因升级变更资质手续错过招投标。现在,只要动动手指,随时随地都能通过网上完成报名,既快又方便,这样的改革举措让企业真正受益。
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今年以来,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针对建筑企业参与招投标活动材料多、跑腿多等问题,通过系统互通、数据共享实现企业资质数据“秒用”,全市2500家有资质的建筑企业陆续享受到这一便利。
济南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牛连平介绍,建筑业企业资质数据“秒用”的关键就是打通审批系统、招投标系统和资质数据库三大核心系统,实现审批资质数据共享。
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建筑业资质审批结果(资质证书及相关数据)即时推送到建筑业企业资质数据库,企业进行招投标报名时,招投标系统自动从数据库提取企业资质信息进行比对核验,通过让数据“多跑路”,实现企业招投标报名“零跑腿”。
出台保证金替代方式,为企业减负
据了解,截至8月底,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场交易项目共3510个,交易金额889.330亿元。其中,建设工程450项,交易金额2117074.221万元。这些参与招投标的建筑企业都缴纳了投标保证金,这样一来,不仅占用企业流动资金,还有可能出现保证金被占用、挪用等违规违法行为。今后,济南市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可以换种方式缴纳了。
9月1日,济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印发的《济南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投标保证保险工作暂行规定(试行)》中明确,济南依法必须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在进行招投标活动时,投标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保险等任一形式作为投标保证,任何单位在招标活动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限制使用。
“用投标保证保险代替保证金的方式,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大的利好,有利于盘活企业资金,投标保证保险与保证金具备同等效力。”济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招投标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济南电子招投标系统可以与保险机构业务系统对接,直接实现电子保函线上传输,既防止投标企业提供虚假保险保函,保障数据准确,又实现了投标企业零跑腿,提高了投标效率。
此外,《暂行规定》还进一步明确了信用监管措施。对招标代理机构采用明示或暗示的手段,拒绝或限制投标人自愿选择投标保证金、保险保函等任一形式作为投标保证的,以及对投标人提供虚假保险保函的,直接与济南市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挂钩,记入企业不良信用记录,强化信用监管。
“不见面开标”成招投标常态
相比于取消投标报名和出台保证金替代方案,在现场开评标环节,济南交易中心也比学赶超,对标先行地市,推广“不见面开标”。与过去堆积如山的投标文件相比,现在开标现场显得格外“清静”。中心为实现企业“零跑腿”目标,把繁琐的招投标工作“搬”到网上,以简化流程,节约成本。
“传统的开标会,交易主体均需提前到达开标场所,电子化后招投标人远程即可完成文件解密、网上开标、数据实时查询等各项工作。这不仅改变了以往交易主体必须在有形市场集中参会的方式,而且还能够有效预防围标、串标等行为。”济南市城乡建设委招投标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说。现在,全国各地的投标人不用再费时费力赶到开标会现场,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济南的招投标活动了。
与开标相比,评标电子化的进程走得更快一些。评标专家端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能找到想看的内容,不但节约时间还避免了主观臆断、违规标记等问题的出现。
中心在流程和系统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一方面,加大下浮后招标控制价在评标基准价中的占比权重,让下浮系数、招标控制价参与评标基准值权重及参与评审的清单子项目数百分比系数在开标前随机抽取确定,无法预判;另一方面,采用暗标模块化评审,把每个投标人的电子投标文件系统进行标号,生成暗标,分成不同模块,评标专家对系统随机分配的每个模块进行逐一评审,加大评审的随机性、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体现招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招标人可网上打印中标通知书
领取中标通知书应该是中标人最开心的时候,但是以往等待“喜讯”是望眼欲穿。按照以往规定,企业在中标后,需拿到中标通知书后,才能签订合同并办理开工许可手续。原流程有7个中间环节,中标人需集齐5个签字印章,要在交易中心和行业主管部门之间至少跑两趟。
对此,济南市发改委牵头市直8部门简化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办理流程,中标通知书的审核、打印、备案工作实现网上运行。通过应用二维码和电子水印防伪技术,实现通知书网上打印功能,既保证中标通知书法律效力,又免去了招标人到窗口打印的环节,并将交易行为的现场监督变为线上监督,纸质材料线下审核转为电子化线上审核,省去行业主管部门监督人签字、行业主管部门和招标代理机构盖章等环节。
“合同标的额为几千万元的项目,少跑一趟、加快一天,就能省出几十万元的费用。”一位中标企业负责人介绍,少了集章签字的奔波往来,不光省下可观的成本费用,还能减少合同履约的风险,更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通过这些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减负利企措施,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