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荆门:推进信息化 加速营商环境再优化

发布日期: 2019-11-0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刘娜 李晓涛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刘娜 李晓涛】近几年,湖北省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以智能化交易为主导,拓展电子化交易覆盖范围,聚焦全程监管,规范招标投标市场,全力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

  自2010年开始,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连续8年被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评为先进单位。2010年至2018年,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规模由40亿元增加到284.58亿元,增长611.45%。在湖北省独树一帜。 从落实“放管服”改革方面入手,公共资源局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加速营商环境优化为重点,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和监督管理。

  推进“互联网+交易”,促进交易规范化

  目前,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已建成“市县一体化”运行体系,统一了交易规则、管理制度、服务标准、信息发布及考核评价制度。早在2016年,荆门市下辖钟祥市、京山市、沙洋县三地实现了信息共享;第二年,推进东宝区、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两区的电子交易系统建设,经过近3个月部署调试,两区也实现了与省、市中心信息共享。自此,荆门市公共资源局通过逐步完善系统功能及制度,“全市一网”贯通。

  电子交易系统集登记注册、场地预约、信息发布、招标文件下载、澄清答疑、投标文件上传、保证金收退、开标评标、公示公告、合同签订、档案管理于一体的电子化改革,全市房建、市政、交通、水利类项目施工、监理均采用标准示范文本,进场且必须依法招标的项目交易全流程电子化。

  另外,荆门市公共资源局建成了市本级和覆盖5个县(市、区)的“市县一体化”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实现市与县、县与县之间远程异地评标全覆盖,有效解决区域评标专家资源不足、评标专家固化等问题,也有利于规避交易风险、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效保障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平公正、阳光透明。

  推进“互联网+监管”,提升监管实效

  根据电子监督系统“全省一网”的总体部署,荆门市公共资源局依托交易平台,结合当地实际采用“1+3+2”的建设模式,率先建设完成市本级和东宝、掇刀、沙洋3个县(市、区)的电子监督系统,系统包含项目全过程监管、在线投诉处理、开评标视频监控、监管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了交易活动全流程网上在线监管和实时监测预警;京山、钟祥各自完成本级电子监督平台建设后,与市电子监督系统对接,实现监管信息的推送共享,构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督“一张网”。

  聚焦全程监管,保障公平公正。荆门市公共资源局注重标前信息互通,与项目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联动,建立应招项目台账,公示审批、核准信息,实时监督项目招标情况,做到信息共享共用。强化标中监管,按照《湖北省公共资源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条例》要求,对项目登记备案、项目审批信息公示等10个关键节点实行节点分工,推行电子监控,做到全程管控;对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实行多部门联合监管;评标专家和招标代理从业人员分别穿红、黄马甲进场执业,便于身份识别,自觉接受监督,规范开评标现场管理。加强标后履约监管,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联合住建、交通、水利等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对项目的招投标流程、资金使用管理、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人员到岗情况等方面进行抽查,并将抽查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围绕信用监管,强化体系建设。完善诚信主体信息库信息,将各方主体事前信用承诺书作为企业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库中的必填内容,并将签字后的扫描件上网公示;同时,要求评标专家在评标前认真阅读评标专家事前承诺书,并签字留档,提升评标专家依法履职意识;将4400多家网员单位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营业执照、资质等级、企业五大员等50000余条信用信息对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并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直接运用在评标过程中,加强企业对自身诚信信息的重视程度。

  完善信息联动机制, 建立“招标、中标信息”和“标后履约信息”的双向通报机制,并建立台账,对企业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完善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企业失信信息查询方法,对被列入失信的投标企业,严格联合惩戒;对讲信用的招标人开辟“绿色通道”,提前介入、主动对接,允许在前期手续暂未办结的情况下,提供承诺或审批部门意见,先行启动项目招标程序,强化市场主体信用意识。

  推进“互联网+服务”,提高服务质效

  随着“互联网+”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应用的深入推广,交易无纸化、电子化水平提高,荆门市公共资源局指导协调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拓展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范围,实现电子交易业务全覆盖、网上全流程,有效减少投标企业制作标书、报名投标及往返交通等方面支出,切实减轻投标企业负担。

  在此基础上,荆门市公共资源局又对网上招投标流程进行优化,实现“足不出户,一网办结”,提升服务质效。推行事前承诺、畅通投诉渠道等,系统梳理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招标文件审查、原件审核等事项,实现了招标人(代理机构)通过交易平台自行登记注册、场地预约、发布信息、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备案、发布公示公告等,同时须对提交的资料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继往开来,荆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兵前来调研时指出:“要以更大力度破除‘思想壁垒’,培养互联网思维,过好认识关、能力关、运用关;以更大力度破除‘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做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以更大力度破除‘流程壁垒’,积极配合、通力合作,确保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