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中山:开标“不见面” 投标“零跑腿”

发布日期: 2019-11-0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项欣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项欣】企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能否像网购一样便捷?能。广东省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10月9日,中山市黄圃镇吴栏村大涌尾河涌整治工程(二期)在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项目开标评标。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是中山市水利工程项目在招投标全过程电子化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现场开标模式,率先实行“网上不见面开标”的首宗交易项目。项目的顺利完成,大大方便了投标企业,让企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像网购一样便捷,再也不用“跑断腿”,也标志着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迈入“开标不见面、投标零跑腿”的交易新模式。

  联合攻关,开展“不见面开标”前的各项工作

  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前期准备过程中,不断完善交易系统,学习先进同行经验,与行业相关部门联合攻关,积极助推公共资源交易创新改革。

  积极搭建“不见面开标”信息化平台。在不见面开标的系统建设上,中山交易中心勇于攻坚,率先与中山市水务局组成联合攻关组,克服数据标准和技术应用等重重困难,经过共同谋划、技术研讨,共同推出网上开标系统。招标人、投标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在任何地方只需登录网上开标系统,即可进行投标文件在线解密、投标人在线异议、招标人在线答复等操作,从而全面实现建设工程项目“交易零距离、投标无障碍”。

  加强各主体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不见面开标”模式的推行给相关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首先,针对招标代理机构与投标单位,中山交易中心会同中山市水务局联合开展水利工程项目网上不见面开标交易系统操作培训会,有关交易主体共200多人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使交易主体熟练掌握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系统的操作。其次,针对项目开评标见证服务工作人员,中心建设工程交易部多次召开系统学习会及法律法规专题培训讲座,使工作人员能够熟知现场服务管理的基本要素、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及应急处理方法,从而保障网上开标项目的顺利进行。

  落地实施,推动项目顺利完成

  首个“不见面开标” 项目——中山市黄圃镇吴栏村大涌尾河涌整治工程(二期)开标当天,在到达开标时间后,项目招标代理按程序在开标会议室组织开标,将开标过程信息实时推送到网上开标系统。投标人、行业监管部门在异地通过CA数字证书登录网上开标系统实时在线参与项目开标,完成远程解密投标文件、投标人在线质疑、实时查看开标信息、在线依法提出异议、在线回复等开标工作。

  整个交易过程中企业“不用一张纸、不走一步路,全在网上办”,切实提升了交易效能。与此同时,除见证人员外,监管部门代表及业主共同见证交易全过程,更好地保障交易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项目结束后,该项目的招标代理负责人表示,“网上不见面开标”模式真正做到了便民、快捷、高效,全国各地的投标人不再需要费时费力地赶到开标会现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办公室实时参与开标活动,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也保证了交易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希望在公共资源交易的更多项目上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已完成两宗水利工程项目“不见面开标”,已有52家投标单位体验到此模式带来的便利。

  提升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

  公共资源交易“网上不见面开标”,将传统的现场开标搬到互联网,投标人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参与开标,是对传统的面对面现场投标交易的重大变革,是始终围绕提升群众满意度、从“最多跑一次”向“零跑动”转型的积极有益探索,是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着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减轻企业交易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不见面开标”实现了中山“不用一张纸、不走一步路”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是电子交易拓展到“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域的最新成果运用。“不见面开标”的推行,使投标人无须为参加开标会而奔赴交易中心,可以通过网上不见面开标系统,在办公室即可在线实时参与开标过程。这一方式不仅大大缩短开标时间,还为投标人省去往返交易中心的交通费,外地投标人还省去了可能产生的住宿等费用,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促进了交易活动公平公正,提升了交易中心服务水平,切实为优化城市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优化资源配置,减轻场地压力。“不见面开标”的推行,使中山交易中心的场所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彻底解决了一些大型工程项目,由于投标家数过多导致的大型开标室数量不够,小型开标室容量不足的尴尬局面,从而使场地安排更加灵活,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实际场地的运行维护成本。

  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不见面开标”?的新模式为整治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出了新路径。通过将传统的实体开标场景转移到网上,使整个项目交易流程更加公开透明;监管部门、业主代表、交易中心及社会各界共同见证,更好地保障交易过程公平公正。同时提高了交易透明度,投标人可实时浏览包括投标人名称、价格、项目工期等相关的“开标情况一览表”,避免了投标人与招标人、评委的“线下”接触,降低了围标串标的概率。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