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定西:配置信息化引擎 优化服务环境

发布日期: 2019-11-0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刘娜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刘娜】近日,甘肃省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试运行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系统。至此,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化交易已覆盖房建市政工程、公路工程、政府采购3个领域。

  近年来,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推进整合建立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加强硬件建设创造良好服务环境、以强化制度建设促进交易规范管理、以突出信息化建设实现交易全程电子化、以注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推进标准化建设树立良好形象。截至今年9月共完成交易项目10130项,交易总额551亿元,节约资金58.7亿元。其中完成工程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78个,交易总额5.15亿元。

  转变观念,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

  自2013年11月28日挂牌成立以来,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把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坚持以信息化建设引领平台发展,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水平、四年提档次、五年再升华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不断加快推进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迈出了交易平台从有形场所向电子化平台转变的步伐。2017年11月,定西电子交易平台正式通过中国质量检测认证,并于当月率先在全省开展公路工程全流程电子化交易。2018年9月1日,中心正式上线运行房建市政施工项目电子开评标系统。2018年11月1日,中心成功搭建并启用阳光招标采购平台,有效解决了国家规模以下工程建设、通用类和小型政府采购等项目的自主采购招标问题,该平台可在5个工作日完成交易,截至目前,已完成国家规模以下工程建设、通用类和小型政府采购等交易项目350余个。

  电子化交易并非仅仅是把交易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电子化交易伊始,交易各方主体尤其是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对电子化招投标认识不够,更习惯于传统线下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方式方法,对电子化交易抵触情绪较大。如电子和纸质一起走,使得工作量和交易效率不升反降,中心研究发现是因为交易各方主体对电子化交易的稳定性、数据安全性等方面存在顾虑。为此,中心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交易主体对电子招投标的认识,先从一部分开始,以点带面,再加上对交易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电子化交易变得更为成熟,招标人和代理机构也慢慢接受了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的方式,转而更加注重平台能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同时,中心加大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的投入,建立应急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交易系统功能,满足招标投标全流程的线上操作。

  推进标准化,提升队伍服务水平

  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支撑,也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交易行为规范化、标准化。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要从综合管理、企业管理、业务管理、开标管理、评标管理、定标管理、费用管理7个方面入手,制定发布了5万余字的服务标准,基本实现了业务流程服务标准全覆盖。

  中心以服务标准为切入点,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持之以恒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

  中心通过举办培训班、编印资料等手段提高认识,全员培训率达到100%,使各岗位人员掌握相关标准,具备了一定的标准化知识。为了检验标准化服务实施的效果,成立专门机构对标准体系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标准体系的符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服务礼仪展示、服务情景模拟、设立标准化服务示范岗等多种活动检验服务标准化学习落实质效。

  阻隔人为干扰,打造阳光交易平台

  信息化技术优势推动了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投标报名、招标文件制作、开标评标、专家抽取等重点环节,通过匿名报名、投标人名单加密、固化招标文件范本、投标文件CA数字证书认证加密解密、随机抽取专家等多种举措,有效阻隔人为因素可能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干扰。

  在电子化交易中,招标文件范本易固化,使招标文件的编制更加便捷,减少招标文件出现失误,也能减少人为因素对交易活动的影响。房建市政施工、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相应行业都发布了标准招标文件范本;政府采购项目则不适合使用范本,该电子交易系统采用无固化招标范本模式,即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可根据采购项目情况自行编辑招标文件相关内容,投标文件制作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模块化制作,此模式的成功运用为扩大电子化交易范围乃至全领域电子化交易积累宝贵的经验,为下一步实现服务类和政府采购非公开招标类项目开展电子化交易打下坚实基础。

  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行业主管部门开辟电子监督通道,利用电子监督系统对进场项目进行网上审核和实时在线监督、实时报警违规操作,以现场监督和在线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事前网上审查、备案,事中在线监督,事后网上受理投诉和质疑,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见证交易活动的第一现场优势,最大限度保证交易公平、公正。

  中心在开标、评标场所相隔离的基础上,改变“人盯人”的见证服务模式,建立“物理隔离+数字见证”的新模式。评标期间,中心工作人员不能进入评标室,利用数字音频视频全程录音录像,履行见证服务职能,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专家独立评标,评标结束后及时刻录存档。科技手段的运用丰富了防控中心工作人员廉洁风险的方法,也为行业监督和相关部门将来调查取证提供了便利,还为中心“一标一评”考核管理提供了依据。此外,中心还对评标区门禁和评标设备进行了升级,实现门禁系统与交易系统、专家管理系统无缝对接,系统中随机抽取的评标专家到场后,身份智能认证,认证成功后仅可进入指定评标室开展评标活动。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