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江苏海门:发挥平台优势 实现智能交易

发布日期: 2019-11-0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项欣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项欣】海门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经济发达,公共资源交易量大。近年来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海门分中心多举措创新,通过运行推广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推行“不见面”开标项目,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平台,实现区镇交易平台全监控等举措,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截至9月底,中心今年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共910个,交易总额123.51亿元,赢得市场主体一致好评。

  运行推广政府采购网上商城。2018年6月,海门分中心率先推出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江海商城,将部门单位、国有企业和所有区镇纳入服务范围,采用“本地供应+电商”模式,实现网上展示详情、线上选择订购、线下履约配送的一体化采购。“键对键”的政府采购模型促使业务监管从线下转为线上,流程管控从“人跑”转为“数据跑”,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平台采购项目“线下无交易,网上全留痕”。截至10月中旬,江海商城聚集了35000多个商品、51家本地供应商和5家电商,完成了303个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的2955个采购项目,交易额超2704万元。江海商城的成功运行,有效打破了海门市传统小额采购面临的价格壁垒、专供特供、监管困难等普遍问题,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财政资金。

  大力推行“不见面”开标项目。“不见面”开标,即投标单位不需要来开标现场,而是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参与投标,可以大幅节约投标企业交通费、住宿费、差旅费等各项投标成本,不仅能提高效率,加快项目开工时间,也能更好地打击和震慑串标围标行为。目前,海门分中心在工程建设领域已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今年8月底,海门分中心通过采用“不见面”开标方式,一周时间为25个高标准农田项目集中开标,创造了中心同类项目一次性“不见面”开标数量和短时间内集中开标数量两个纪录。截至目前,今年工程建设“不见面”开标已实施近108个标段,占总标段数的41.4%。8月29日,海门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改造新建项目成功开标,这是海门市政府采购首个“不见面”开标项目。

  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平台。今年,海门分中心决定建设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各类交易数据的分析,查找招标投标过程中各方主体的失信行为,及时发现投标企业可能存在的串标、围标苗头。4月,大数据建设正式启动,通过与软件公司的不断沟通调整,确定了平台整体模块功能和建设方案。6月,中心申请了80万元专用资金用于建设大数据监管平台。7月,完成了大数据平台的招标工作。11月上旬,大数据平台将正式上线运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有效遏制了海门市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了交易效率。

  实现区镇交易平台全监控。中心现已顺利完成电子监控平台的扩容升级改造,构建了人机结合、流程跟踪、内外监管、关口前移“四位一体”全方位、立体式、无缝隙的公共资源交易科技监管新模式。中心把全市12个区镇开评标区域的所有监控设备全部接入中心监控大屏,每天轮流安排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在监控室查看区镇交易现场,实施集中监管,并及时指导区镇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从而实现了对区镇公共资源交易运作流程的实时监控、全程监管,达到现场监督与远程监控、人工监督与电子监察有机结合,确保区镇交易全程规范、阳光、透明。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