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莆田:马上就办 真抓实干 干出成效

发布日期: 2019-11-06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福建省莆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以来,以“互联网 +”为路径,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为服务追求, 切实把工作干实、干好、干出成效,着力加快平台交易 电子化进程,着力提升平台管理服务能力,着力推进协 同监管落实到位,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升级平台建设,加速大数据应用

  莆田交易中心不断升级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软硬件,提升交易电子化水平,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各方主体提供更加便捷便利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在实现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电子化的基础上,中心着力推进产权电子化交易,协调财政、国资等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开发完善网上电子竞价系统,目前,中心已固化完善产权交易文件编制、审核、备案、电子竞价竞拍等电子化流程,实现网上招挂标、异地、限时、连续、竞价的方法进行操作的创建目标,同时简化办事流程,创新交易方式,真正实现全程网办、一趟不用跑。

  根据福建省发改委《关于做好工程领域招投标全面试运行统一 CA 兼容互认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心按照时间节点积极配合推进统一 CA 兼容互认工作。6 月 17 日,莆田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平台完成升级调整,升级后增加统一 CA 兼容互认功能,并在中心网站上面开展统一CA 投标工作培训。统一 CA 兼容互认解决“一人多狗”问题,进一步减轻招投标市场交易主体负担。

  在此基础上,中心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通过远程调度、专家身份认证、视频语音实时交互和在线监督等,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科学、规范和统一。

  中心还进一步改造开、评标室音视频设备,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音视频监管系统,不断优化平台见证、场所、信息、档案等服务;进一步优化评标门禁管理系统,将门禁系统与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进行联动,确保评标专家和招标代理机构不得随意出入评标区,使各交易主体参与交易的行为均在系统内留有痕迹,达到“业务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的目标。

  随着全流程电子化的不断推进,中心还构建大数据应用体系。通过对各类交易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类组合、分析建模,形成多维度大数据分析应用体系,为各类主体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精准的招标投标信息和判断。目前,已实现根据企业资质类别分析企业数量分布、通过投标人参与项目兴趣度分析其经常参与的投标项目类别、通过对投标单位报价分析判断哪些企业投标报价集中于某个区间。

  提升管理服务,落实降费减负

  2019年 1—9 月莆田市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 1586个,交易总金额 222.1 亿元。庞大的交易规模,迫切需要更加规范、优质的平台服务做保障。

  坚持应进必进是提升平台服务管理能力的前提。莆田交易中心实现各类交易活动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规范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监督管理等“五个统一”,坚持做到“平台之外无交易”。

  完善管理服务规范标准平台服务的“顶梁柱”。结合国家级行政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创建,中心修订完善《莆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各方人员守则》,进一步明确进入平台的招标人、代理机构、评审专家、监督员和投标人等各类主体人员在各交易环节的服务要求、标准和规范,持续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落实降费减税是提升平台服务效益的“红包”政策。今年来,莆田交易中心按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物价局关于规范建设工程交易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告》要求,下浮 10% 收取工程交易服务费。上半年共降低收费 75380 元,共对 91 个项目降低收费,受益单位 182 家。 此举,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效率,降低了投标单位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落实国家降费减负的政策要求,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大幅提升,优化营商环境。

  鼓励推行应用电子保函是提升平台服务能力的创新举措。莆田交易中心积极协调市住建局取消投标人现场递交保险保函的传统做法,探索开发应用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于 7 月 24 日正式上线运行莆田市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系统,实现“线下现金保证”为“线上电子保函”的转变,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完成保函开具,切实减轻企业资金占用压力和办事成本,持续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目前,平台已注册企业 1163 个,为 64 个项目开具电子保函 6822 笔,保费 89.8 万元,节约资金 61.4 万元,减轻企业沉淀资金 17.1 亿元。

  营造公平交易环境,强化风险防控

  公共资源交易涉及多个领域、多项主体,容易暴露出交易监管职责不清、监管缺位错位现象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交易监督管理,营造公平有序的交易环境。

  莆田交易中心不断强化对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涉嫌围标串标违法行为的技术排查,按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关于电子投标文件个性特征雷同认定与处理的指导意见,新增开发提取提交含有 IP 地址、MAC 地址、CPU 序列号、硬盘序列号、计价软件加密锁序列号等个性特征的功能,并及时推送至各相关行政监督部门,为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对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涉嫌围标串标违法行为调查提供依据。今年以来,共配合行政监督部门调查了3标项11家投标人投标文件个性特征雷同情况,进一步加大围标串标查处力度,为信用良好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的交易秩序。

  响应加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诚信建设要求,莆田交易中心建立健全诚信约束规范机制,贯彻执行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要求,积极配合相关行政监督部门依法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中心共转发相关行政监督部门通报 2 份,对 6 家不规范代理行为的中介代理机构进行通报,并对 3 家中介代理机构进行通报并自动屏蔽其开展新业务一个月,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促进招标投标市场主体信用自律。

  此外,中心还制定出台《关于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梳理现有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所有岗位、人员的职责定位、管理权限和工作流程,分析科室(单位)、岗位(个人)在制度机制、权力行使、思想道德等方面可能产生的不廉行为或诱发腐败,以及不作为、乱作为可能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及风险表现,有针对性地制定严密的防控措施,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织密交易风险防控“安全网”,进一步提升平台工作人员的廉政风险意识和服务质量。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