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11-06 来源:四川政府采购网站
为积极营造政府采购领域“惠企、利企、便企”的优质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10月30日,成都市财政局召开全市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暨“蓉采贷”政策宣传推进会,各区(市)县财政局、部分市级采购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社会代理机构和供应商以及“蓉采贷”合作银行相关负责人共计300余人参加,市财政局副巡视员马苍蓉出席并讲话。
会议围绕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蓉采贷”政策的推进落实进行现场交流,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都银行、市卫健委、成华区财政局、四川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供应商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积极为共同打造政府采购领域优质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会上,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负责同志介绍,2019年以来,市财政局围绕“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目标任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并积极推动落实,有力支持政府采购各类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政策惠企,破解市场主体融资难题。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用,会同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出台《成都市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信用融资暂行办法》,在市、区(市)县两级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合同信用融资,通过降门槛、降成本、提效率等具体举措,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政府采购信用融资(简称“蓉采贷”),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中小企业轻装前行。
二是坚持制度利企,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活力。针对政府采购领域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市财政局印发《关于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的通知》,出台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以降低交易成本、规范采购程序、优化采购服务、落实采购政策等四个方面为抓手,推动构建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
三是坚持服务便企,提升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围绕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市财政局通过政策解读、宣传推广、加强协调、持续造势等具体举措,积极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和政府采购当事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全面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坚持应减尽减原则,简化市场主体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相关证明材料,在保证金收取、政府采购信用融资、电子化采购、采购资金支付、信用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创新等方面积极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切实减轻市场主体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资金占用负担和制度性交易成本。1-9月,全市“蓉采贷”合作银行已向77家中小微企业授信3.07亿元,投放政府采购信用贷款2.04亿元,有力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马苍蓉同志指出,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政府采购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依法维护市场主体权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也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使资源得到高效配置。马苍蓉同志充分肯定了全市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深刻分析了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并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要找问题、补短板,强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责任担当。财政部门要切实抓好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全面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强化政府采购监督检查,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市场竞争环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各区(市)县集采机构要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提升政府采购执行环节的服务水平,当好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的“急先锋”和“排头兵”。
二是要破瓶颈、攻难点,树立优化营商环境的奉献情怀。各级采购人要切实肩负起政府采购的主体责任,在制定采购需求、采购活动实施、开展履约验收等关键环节把好法律关、政策关,在推进公平竞争的同时执行好政府采购政策。社会代理机构作为市场主体,既是营商环境的建设者,也是受益者,要在采购人委托权限内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政策宣传推广,积极为银企双方开展合作提供便利。
三是要出实招、办实事,筑牢政府采购健康发展的根基。财政部门要强化监督检查,积极探索落实政府采购政策、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的激励措施,在切实维护政府采购市场公平正义和供应商合法权益的同时,用好“蓉采贷”等政府采购政策合力,持续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努力为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贡献力量。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