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11-27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卞乐
【公采传媒/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卞乐】近期,青岛市行政审批局以破解投标企业在投标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为突破口,在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做文章、求实效,在制作及提交投标文件、业绩评审、公示流程等进行“流程再造”。
建立投标企业业绩数据库,业绩信息公示无异议后可多次使用。原来现场要递交纸质证明材料,还需扫描至电子投标文件,项目需要一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现在不需提交纸质文件,制作电子投标文件也直接在数据库中点点鼠标选中即可轻松完成。“如果按以前的现场提交投标项目所需业绩证明材料原件,不仅需要在开标前准备齐全,而且只能在所投项目中使用,当天其他意向项目就不能使用该业绩证明,企业中标率肯定有所降低。业绩数据库启用后,电子业绩证明材料可以在同日开的多个投标项目中选择使用,中标概率成倍增加,且电子业绩经公示才能使用,相应的减少了中标后的投诉质疑。”投标现场某建设集团负责人说。
“评审也简单了,专家点点鼠标即可调阅业绩库中的详细信息,简单快捷。中标公示更方便。以往,业绩需要逐条录入,大项目至少需要半天时间才能完成,现在业绩信息实现共享自动流转,省时省力,减轻了代理企业的负担。”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说。
市行政审批局刀刃向内,树立系统化、立体化、平台化思维,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主动发现服务对象需求,从“再造”能力入手,相继建立业绩库、资质库、人员库,打通信息孤岛,消除“数据烟囱”,凡是入库信息,均无需企业再次录入,形成公共资源要素深度关联、开放协同的生态系统,最大程度地减轻企业负担,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