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12-10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项欣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项欣】河北省张家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于2015年9月15日,次年1月20日实现了整体进驻并正式对外运行。2019年起,中心全面推进全程电子化建设。
张家口交易中心启动运行以来,不断完善平台整合模式、加快统一制度规则、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创新型发展推进管理专业化。今年1月至10月,中心共受理各类交易项目1162个,总成交金额为275.47亿元。
化学整合,分段化管理有成效
张家口交易中心创新思路,优化流程,打破了原有的“分口管理”模式,再造运行流程。
中心将内部管理划分为交易受理、组织、评审、见证4个环节,设立交易受理、交易组织、交易评审、交易业务、交易见证等对应科室,将原有4个中心的65名人员全部重组,重新分配科室,采用“统一受理、分段管理、阳光运作、限时办结”方式,从交易受理、信息发布、资格审查到专家抽取、开标评标、结果公示,全部严格按程序分段实施,杜绝了“一个科室(人)办到底”的弊端,有效防止了个人(科室)干预和操控交易过程的发生,是河北省第一家化学式整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同时中心坚持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场集中交易基本原则,扩大进场范围,规定全市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应进必进”“平台之外无交易”。
中心为实现项目“应进必进”,成立专门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在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产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四大类交易项目进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环保、卫生部门的沟通对接,制定了移交程序和工作方案,并成立资源交易科。目前,排污权等项目已实现了进场交易,切实扩大了进场范围,实现了应进必进。
创新管理,标准化服务显成果
张家口交易中心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制定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方案》,结合政务一窗模式的流程,积极开展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出让、专家和中介代理机构管理等五方面交易规则,流程和办法的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全流程透明化管理,建立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现代市场体系,维护了市场主体权益,进一步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内部管理与服务效能。
同时创新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保证公共资源交易阳光运行。中心在已有的内部管理模式和制度基础上,积极探索开、评标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于9月份派出3个调研组对各县区的运行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束后,又邀请监督部门召开了座谈会,对全市开、评标管理模式深入思考和研究,起草了评标区管理的规定。经过向监管部门和各县区征求意见和建议,目前已正式下发。
取消招标机构进场售卖招标文件,规范平台运营秩序。中心从9月1日起,正式取消招标代理机构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集中统一售卖招标文件。该项管理制度的实行,不仅规范了交易平台运营秩序,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更进一步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规范引入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严格引入标准。交易中心通过规范引入程序,严格引入标准,吸引和筛选安全、先进和可靠的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融合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建设中。中心具体设立了8条引入标准,全部符合后,就可通过检测认证。即完善电子交易系统检测认证报告、认证标志的审核,确保通过认证的交易系统合法规范、安全可靠;电子化交易在线完成。引入的交易系统建设运营主体需提供完全能够证明在线交易的过程数据;强化CA证书互认与应用。交易系统应提供CA证书互认、注册共享等公共技术保障服务,实现“一张CA全网同行,一处验证全省共享”;完成与电子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须与省监管系统和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对接,为行政监督部门和市场主体提供大数据服务;全面组织培训。建设运营主体应认真组织好本区域内市场主体、评标评审专家、代理机构和交易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培训工作;建立应急预案。建设运营主体应提供网络故障、服务器故障和系统故障等应急预案,减少系统故障时间,保障交易安全和顺畅;满足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投标功能设置要求。建设运营主体应提供满足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的相关佐证资料。签订承诺书。为确保电子交易系统安全运营,交易系统建设运营主体应与张家口交易中心签订承诺书。引入程序和标准的设定,为张家口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科技支撑,信息化建设现真章
全力推进电子全流程工作建设。中心围绕“网上全公开、网下无交易,全程留痕、全程可追溯”的工作目标,着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建设。2019年3月20日,全面实现了发改类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的正式运行;10月20日,实现了分散政府采购类项目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全部交易环节实现无纸化。同时中心积极推进政府集中采购交易平台建设,于2019年底实现上线运行。截至目前,交易系统运行良好,完成了各类全流程电子招投标项目1300余个,降低了招投标成本,并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不讲情面的优势,将可能在交易中出现的人为干扰因素降低到最低点,切实保障了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同时,“让数据多跑路,市场主体少跑路”,降低了各方的投入成本,做到了惠民、利民和便民。
采取科技化手段,实现电子资料存储。交易中心制定了电子资料存储管理制度,并采取科技化手段,引进使用了“视频数据智能蓝光异质归档存储系统”。实时对每个交易项目的现场音视频进行存储,确保线上全留痕,做到了电子资料存储及时、真实、完整。
积极开展基础性建设,大力推进远程异地评标评审。中心为大力发展远程异地评标,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专门设置了两个远程异地评标室,配备了电脑、音视频、监控设备等配套设施,具备了远程异地评标硬件条件。在软件系统配备上,对现有交易系统的升级改造,对交易系统进行升级,对接招管通监督系统,为下一步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做准备。在专家抽取模式上,交易中心建立了远程异地评标评审专家抽取模式,已达到远程异地评标的标准,可以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待全省全线贯通,即可立即对接,实现远程异地评标评审。
张家口交易中心多措并举,推进电子化交易,进一步推进管理专业化、服务标准化、交易电子化和创新型发展,成效显著,受到交易主体好评。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