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乐山:便民利民 为民减负

发布日期: 2019-12-10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 刘锋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张丽丽 刘锋】近日,首届四川政采“采购人选择奖”评选结果公布,乐山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荣获“服务实体经济奖”。乐山市交易中心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不断优化服务机制,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切实便民利民,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增强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

  围绕服务对象“少跑路”,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推进流程简约化。中心实行“一窗进出”工作机制,将场地预约、采购文件领取、开评标资料审核、采购中标通知书发放等业务统一由受理窗口对外,涉及到内部流转的程序由各科室完成,实现了办事多头跑向一窗式办理升级,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梳理优化办事环节,力求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最大限度的精简,在25个办事环节中,有18个环节实现服务对象“零跑路”,7个环节常规状态下实现服务对象“最多跑一次”,大大缩短了服务对象的办事时间,其中政府采购整个流程已实现“最多跑一次”。持续推进减证便民,今年再次取消了11项证明材料,并对不同环节重复提交的3个材料简化为只提交一次,另有15项材料由纸质件改为电子件。

  推进服务标准化。中心积极推出“清单式服务”,分类别制定项目流程服务清单、分环节制定服务告知卡,主动宣传服务环节、服务内容和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将内容归集到“便民超市”,方便服务对象了解和查询,便于提前做好相关准备,避免多跑路或跑冤枉路。实行招标文件模板化和编审分离五级审核制度,固化采购流程条款,实现了采购文件规范化、标准化,有效提高采购效率和水平。坚持对全市重点项目实行“挂图”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看板管理,及时跟踪项目实施,确保了招标工作顺利进行,共完成重点项目招标采购156个,涉及金额766亿元。

  推进交易电子化。中心认真落实国家、省“互联网+招标采购”三年行动方案,不断完善电子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建设,推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基本实现全领域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省市县三级平台互联互通、招标采购项目交易全程在线、资源信息全程共享、交易操作全程留痕,共完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180个,真正实现了由“线上操作”取代“线下跑腿”,交易各方跑路次数明显减少。推进异地远程评标常态化,目前与四川省中心、德阳、南充和凉山等地实现异地远程评标,有效解决异地评标专家来回跑的问题。

  围绕市场主体“少花钱”,不断降低交易成本

  全面取消进场交易费。乐山市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以服务企业为本,在减轻企业负担上下深功动真格,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参与投标,激发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活力。相关部门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突出重点,多措并举,确保了有关政策尽快落地。从2015年起,全面取消进场交易项目场地使用费,每年为代理机构节约费用100余万元;取消政府采购文件工本费,每年可为投标人节约标书购买费20余万元。

  积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中心重点围绕保证金做文章,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努力拓展投标企业融资渠道,不断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为投标企业减负。推进保证金合作银行权限放开,目前可通过市内8家银行进行缴纳,在方便供应商的同时,节约跨行转账手续费等费用。创新保证金缴纳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领域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并成功推出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电子保险保单。目前,已开出电子保险保单1103件,收取保费281.49万元,释放保证金3.68亿元,真正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同时,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合作,采用“银政直联模式”开出全国首张投标保证金银行电子保函,可为投标企业减负90%以上。又与北京云采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了投标贷和中标贷,有效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初步形成了“金融+服务”格局。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