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12-10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11月4日,湖南省株洲市首个采用场外监管、专家独立评标模式的项目顺利完成评审,是继“远程异地电子评标”后,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探索工作模式、促进阳光交易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上午9点28分,随机抽取的评标专家到达评标区休息室;9点30分,开标会议结束,代理机构工作人员将投标文件运送至评标室后随即离开;9点42分,行政监管人员场外电子监管就位,评标专家移步至评标室,评标工作正式开始;17点19分,评标工作顺利完成。
评标是招投标最为关键的环节,评标专家、代理机构、监管人员共同参与评审,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往往对评标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如何确保评标专家客观公正的评审?近年来,株洲市着力推进“场外监管,独立评标”和“远程异地、线上评审”,斩断评标专家周边的关系链和利益链,真正形成“专家独立评标,不靠关系靠实力”的公共资源交易新局面。
今年8月,株洲市交易中心根据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领域相关工作的意见》要求,升级市场内的硬件设施,加强电子监督。为进一步加强评标区管理,推动评标专家独立评标,中心建设了电子行政监督室,并配置了高清展示台和IP电话,方便行政监管部门监管。中心还制定了配套的《电子行政监督室管理制度》,建立了管理台账,加强了对电子行政监督室的管理。
今年7月,株洲市交易中心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首次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了跨地区、跨平台远程评标尝试,顺利完成了长沙为主场,株洲、湘潭为分会场的“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公办幼儿园项目施工”等2个房建项目在长株两地和长株潭三地远程异地电子评标,让身在不同地点的专家通过专门研发的在线评标系统,能同时开始、在线讨论,远程完成评标工作。远程异地评标的顺利推进也标志着三地初步建立跨区域专家资源共享、远程异地评标协同机制。
远程异地评标对开评标全程实行视频音频监控,实现了投标人和评标专家物理隔离。他们身处不同区域,阻断了投标人、中介机构、评标专家3方在招投标过程中围标串标的渠道和可能性。同时,专家评委在异地专家库里随机抽取,使投标人或中介机构因长期业务往来积累的人脉资源无效化,无法预先对评标专家进行“攻关”或人为干扰,从机制上最大程度的保证评标委员会构成的公正和评标行为的公平。
中心进一步强化专家管理,根据《湖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考评实施细则》,严格对评标专家实行“一标一考”,1-9月,共对评标专家场内行为进行3次考评,14位评标专家因违规行为被通报,并上报市公管办和派驻纪检组,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
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规范专家管理,强化专家评审,着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打造阳光透明、规范高效的交易市场,为公共资源更好服务株洲经济社会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