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通化:投标不见面 交易看得见

发布日期: 2019-12-10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刘娜

  通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郑殿波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刘娜】吉林省通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配置高标准软硬件设置,优化交易程序,全面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应用,交易项目办结时间越来越短,投标成本费用越来越低。同时,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监管,让交易过程越来越透明,构建“投标不见面 交易看得见”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由于招投标活动效益不断提升,激发了市场活力,提高了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质量和效率。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末,进场交易项目1356个,其中:政府采购项目1032个,预算金额17.79亿元,交易金额17.01亿元,节约资金7843万元;建设工程项目291个,预算金额29.38亿元,交易金额28.34亿元,节约资金1.04亿元;土地挂牌项目29个,交易金额22亿元;国有产权交易项目2个, 交易金额66.75万元。

  加快电子化,推行投标不见面

  11月11日起,所有进入通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项目全部实施网上下载采购文件,一律不得现场办理入场登记和发售采购文件。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使用CA证书登录通化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录入采购项目基本信息。同时,再登录中心网上传采购文件、发布采购公告。潜在供应商打开通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使用CA数字认证证书通过“交易主体平台”以“交易乙方”身份登录。

  目前,中心政府集中采购从采购计划受理、采购公告、网上报名、开标评标到中标结果公告等均实现电子化,供应商可在线缴纳保证金,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了供应商的制作采购文件成本、人工成本及时间成本。

  10月28日起,所有进入通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法必须招标的建设工程(包括房屋市政、水利、交通、能源等)项目的投标人,可在“通化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免费下载招标文件电子版,在线参与投标。水利工程类交易活动则需要执行吉林省水利厅相关规定。

  自此,凡参加通化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须在中心网注册诚信信息及主体信息。招标人按照流程上传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

  参与通化市工程建设交易活动的潜在投标人下载投标文件前,须在交易项目开始前前往通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理CA数字认证证书,在中心网进行系统注册绑定。CA数字证书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同时,中心网站公告了网络下载招标相关文件流程及制定网上下载招标相关文件操作服务指南,健全了服务保障机制,方便潜在投标人操作。

  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如需澄清或补充修改,也要按照补充公告或补充(答疑)文件的形式在线发布。因此,潜在投标人下载投标文件后,应及时以同样的方式登录通化市交易中心网下载补充(答疑)文件,按规定补充或答疑;另外,如果对已下载资格预审文件、投标文件的内容有疑问,在截止时间前,在网上系统以匿名方式进行询问或质疑。当交易信息发生变更时,信息化系统会自动以短信的形式通知投标人。

  网上下载标书进一步规范了通化市招投标采购交易市场秩序,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水平,扩大了电子化交易覆盖范围,提高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建设水平。另外,通化市电子交易平台与省级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提高了平台交易数据利用价值,为开展交易监督、地区发展决策提供基础支持。

  依托互联网手段开展招标文件网上下载,是通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落实“投标不见面 交易看得见”精神的最新举措。此举不仅免除了招标人制作纸质招标文件以及现场发售文件的成本,而且标书获取也不用到交易中心,投标人又可以少跑一次。接下来,中心将继续做好服务配套,并与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做好衔接,实现网上报名、自助下载等功能覆盖全类型公共资源交易,把“最多跑一次”的要求进一步落到实处。

  完善监管渠道,保障交易看得见

  通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建两年多来,在提高交易服务水平、加强交易监管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心根据交易需求,逐步完善硬件配置,目前共设有开标室5个、评标室9个、专家抽取室1个、专家通道、专家休息区、开标等候区和评标等候区。每个房间都装有电子投影仪和电子实时监控系统。评标区域门口设有电子储物柜和门禁一体机,以保证招投标准确无误进行。

  针对交易中心信息化建设各类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的实际情况,中心陆续制定了各项网络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为交易中心网络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其中根据实际情况,中心制定了《通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建立政府采购廉政风险点及风控责任人》内部监督机制,实现采购活动不同环节之间权责明确、岗位分离,提高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

  中心一如既往地抓好风险排查、落实防控责任,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交易风险防控能力,保障交易阳光运行。中心对各流程环节进行风险排查,明确岗位廉政风险责任,制定防控措施;探索项目交易流程模块化管理模式,将交易流程关键环节进行分离,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提高廉政风险防控能力,从源头上防范交易风险和法纪风险,让中心人员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成长,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此外,中心定期举行开放日活动,通过听取总结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心工作给出的宝贵意见,把活动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进一步增强公共资源交易过程公开与透明,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强化各相关主体廉洁自律意识,促进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公平公正与公开。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