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12-10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安徽省铜陵市素以“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铜都”精神闻名全国。铜陵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也秉承着这种精神,勇当改革急先锋,2008年便紧随合肥市开始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回顾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历程,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干部职工用行动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打造阳光交易平台,铸就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2019年,铜陵市交易中心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瘦身”,创优营商环境,开辟“快车道”,推进“零负担”,努力从“最多跑一次”转为“一次不用跑”;勤“补钙”,锤炼有担当的干部队伍,有效促进了作风效能提升,提高了市场主体满意度。
创先争优打造服务亮点
铜陵市在2015年8月就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部署及“管办分离”要求,实施了新一轮的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公管局正式脱钩,单列为市政府直属副县级事业单位。目前,铜陵市交易中心主要负责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运营、管理,为交易各方主体提供场地、设施、咨询、项目受理、信息发布等规范服务,集中收退投标保证金;负责组织政府集中采购活动,记录交易主体行为和人员履职情况。
今年,铜陵市交易中心积极实施“高质服务工程”,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打造阳光交易平台,为投标企业提供“三时”服务。“即时”服务,即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实施“容缺办理”,开辟“绿色通道”,为项目推进最大限度争取时间;“错时”服务,即安排专人轮流“值班”,对生态环境项目交易优先安排场地;“延时”服务,即根据项目需求加班加点,无论评审何时结束,做到“项目结束,资料封存、信息挂网、人员离场”的16字要求方才下班。对涉及PPP、环境整治、智慧城市、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民生项目,确保优先安排,“无假日开标”;推行政府集中采购“1510”限时办结制,受理当天发布标前公示,一般项目5日内发布采购文件,重点难点项目10日内发布采购文件。
中心还积极推进协税护税工作和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保持交易平台与财税监管平台、信用信息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将中标企业主体信息以及合同签订时间、内容等直接反馈给财政、税务部门,掌握企业中标后的履约、纳税情况。同时,采用“13344”工作法,记录、见证招标代理机构、评审专家、投标企业等交易主体的履职行为,发现违法违规和涉黑涉恶线索,及时向监管部门报送《异常情况联络单》,2019年以来,已向监管部门报送了19份。
另外,通过“五色马甲”管理,标注身份,将交易各方充分置于阳光之下,更好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中心要求交易各方主体人员统一着装和佩戴胸牌,胸牌上标明单位、人员姓名、岗位。其中,平台服务人员着“红色马甲”,招标代理等中介机构人员着“蓝色马甲”,公证、银行、CA锁服务公司等外派驻点人员着“黄色马甲”,业主评委着“绿色马甲”,评标专家着“橙色马甲”,从而有效加强了开评标现场秩序和工作纪律,为开展标准化服务打下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减负便民
通过夯实平台服务,铜陵市交易中心真正将“放管服”改革精神落实到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着眼于“减负、提速、增效”,铜陵市取消了外地施工企业进铜备案、太阳能等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投标备案等“地域歧视”政策。中心明确表示不以任何形式收取项目进场交易服务费、标书工本费,提供免费下载电子招标文件的通道,据了解,每年可为市场主体减少直接成本约3000万元。小额工程企业备选库入库、参加摇号均免交易保证金,非招标采购项目不收取交易保证金。
全面实现全程电子化交易,努力从“最多跑一次”转为“不用跑一次”。实现了投标文件的在线解密、线上询标,投标响应时无需再提供纸质文件;保证金退还、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备案等环节均采用了电子签章,不要求现场办理。
此外,进一步开展区域化合作,投标企业库、CA锁与安徽省本级、合肥、阜阳、淮北、芜湖、宿州等地 “一地注册,多地通用”,无需重复办理,且实现了远程维护功能,切实为服务对象减轻了负担。
“一言一行”树形象提效能
简简单单的“7+8”服务和微笑服务就获得市场主体的认可吗?回顾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历程,离不开一支“政治坚定、公正廉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职工队伍。近年来,中心通过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内控管理、市场服务一系列制度体系,突出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提高市场满意度。
主要是围绕平台服务特点,着力强化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以案示警“照镜子”、以案为戒“找点子”、以案促改“拔钉子”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理论武装、查摆解决问题、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全程电子化交易系统的升级,加强“电子签章”运用,优化投标保证金退还、专家抽取等业务的网上申办流程,开发电子化档案系统,逐步取消线下的纸质资料、盖章签字,努力实现“零跑腿”。进一步优化项目受理、信息发布、开评标服务等业务流程,健全政府集中采购、小额工程项目定点抽签的“容缺办理”机制,并为涉及棚改、扶贫、环保、PPP等方面的重点、民生项目开辟优先办理的“绿色通道”。与此同时,中心还通过抓好廉政谈话和招投标领域反面典型教育,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全员梳理廉政风险点,落实防控措施;对全体干部职工实施“刷脸”打卡,考勤情况按月通报;整治和防止“庸懒散”现象,为敢于担当的同志撑腰、为辛苦工作的同志减负。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始终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忠于尽责履职,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作风效能提升,为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发展提供“铜陵经验”。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