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常熟:让电子化成为服务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发布日期: 2019-12-10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姚利斌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 姚利斌】近年来,江苏省常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托一个网站入口、一个系统运转平台,实现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国有产权电子化交易全覆盖,实现从市场主体诚信库入库到保证金退还等20余个交易环节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量连续4年增长,交易效率和便利度大大提高。

  政府采购全类别全环节线上办理

  在放开原有工程建设代理市场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常熟市逐步放开了政府采购代理市场,也是在这一年,常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着手开发政府采购电子化招投标系统。系统于2017年底正式上线运行。经过两年多来的不断完善、拓展,政府采购电子化系统从最初的只能完成部分单分包采购项目线上交易,逐步实现真正的全流程、全类别、全环节全部线上办理,也就是说所有采购目录包含的货物类和服务类以及目录外限额以上的采购,无论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还是竞争性磋商等采购方式,均可在系统中全流程实现。

  代理机构从采购计划进场登记、采购文件制作、场地预约排期、各类采购公告的发布,到组织开评标,整个交易环节均可在业务系统在线完成,不再需要提交纸质文件,彻底摆脱纸质文件与电子交易双轨运行的囧境。

  今年5月14日,常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首个电子化签到开标项目顺利完成,代理机构和投标人只需在双目摄像签到机刷个人身份证,通过人证比对后,即可进入开标室对应座位,开标单位、人员、座位号等信息,通过业务系统即时显示在大屏幕上,签到过程方便快捷无纸化,开标现场秩序井然。评标专家则通过系统随机抽取,通过刷个人身份证,经手机探测门以及门禁系统“裸身”进入全封闭的评标室,在系统中即可完成查阅电子投标书、打分等电子评标工作。

  1—10月,常熟市交易中心完成政府采购项目598宗,交易额15.9046亿元,节约资金3.5999亿元。其中公开招标270宗6.8941亿元,竞争性磋商、谈判等173宗8.4285亿元,询价155宗0.582亿元。

  建设工程实现“最多跑一次”

  从今年1月15日常熟市首个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水利项目招投标顺利结束,到10月中旬常熟市首个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设计项目——常熟市清晖小学新建工程勘察设计项目顺利完成,常熟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步伐继续加大,在前期工程建设和交通工程完成全流程电子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建设工程领域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1—10月,中心完成建设工程交易448宗,交易额58.6783亿元,节约金额11.5427亿元。其中工程建设406宗55.7183亿元,交通工程18宗1.83亿元,水利工程24宗1.13亿元。

  今年以来,经过采集建设工程设计项目需求,进行多轮测试,常熟交易中心开发完成设计项目招投标交易系统。与以往设计项目招投标不同的是,前期潜在的投标设计单位,可直接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在线进行市场主体诚信库入库登记,在线自助激活绑定CA,在线上传投标文件、缴纳投标保证金等报名活动。开标过程中通过各自专属CA,解密电子投标文件至评标系统,全程不再需要携带纸质投标文件,真正实现只需在开标时“最多跑一次”,极大方便了市场主体,降低了交易成本。

  系统还具备语音答辩交互功能,能够实现远程异地评标,从而避免因设计评委专业性强造成评委选择面狭窄的困境,拓展专家选择范围,有效解决了评标结果易受评委个人因素影响的问题。

  产权交易“网拍”提高溢价率

  国有产权交易的竞买人大都是不特定的个人,电子化推行存在较大难度。自2017年国有产权交易进驻中心以来,交易品种日渐丰富,除房屋、商铺等出租和出让外,还增加了广告位经营权、汽车、废旧资产等品种。国有产权交易的线上报名和审核较为容易实现,但是交易仍多采用现场拍卖方式。

  今年以来,中心依托现有的网站、系统平台,开发了国有产权网上竞价系统,并于6月6日完成首宗国有产权项目网上竞价。潜在竞买人前期可通过交易中心网站缴纳保证金完成线上报名,在公告竞价时间进入网站竞价系统参与竞价。竞买结束之后,保证金由系统按原银行账号自动返还,整个交易过程,竞买人可享受到电子化带来的便利。

  1—10月,常熟交易中心完成国有产权项目交易306个,交易额3.2922亿元,增收4563万元,同比分别增加125%、223.9%、505.9%。其中通过网络竞价项目135个,占到总项目的44.1%,溢价率达到35%。

  多重保障提升电子化交易服务能力

  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对各市场主体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各市场主体,尤其是刚刚进入的市场主体,可能在实际交易中因对业务流程和系统设备操作不熟悉而耽误时间、影响进度。

  为解决此类问题,常熟市交易中心做好电话和现场咨询保障工作,落实精熟业务的窗口和科室人员,及时对相关咨询进行回复,有效解决标书导入、文件上传等种种故障,通过现场辅导和远程遥控解决格式转换、材料录入等诸多问题。

  在制定《建设工程开标、评标操作规程》《采购交易开标、评标操作规程》等制度的基础上,中心推出一系列针对性的电子化操作服务。比如针对市场主体信用申报的网上办理,制作“申报地址界面及注意事项”,将申报流程、注意事项等通过网站截图和文字进行展示;针对系统、平台的操作,区分不同的交易主体,区分不同的交易品类,区分不同的交易方式,制作了6.9万字的操作手册,内容涵盖了系统环境设置、软件安装、投标文件制作、招投标工具使用方法、保证金退款格式等。

  此外,中心还建立市场主体业务交流QQ群,及时发布、更新交易文本参考格式、评分XML生成工具、交易系统部分步骤详细操作说明等实操内容,随时随地帮助市场主体解决问题。

  常熟市再接再厉,继续沿着电子化、便利化的目标,逐步提高“不见面”开标的覆盖率,实现进场交易资料的电子归档、查阅和储存,实现管理平台的PC端和手机移动端的共用,继续为各类市场交易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在线服务。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