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1-06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周显发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近年来,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加快建设电子交易平台,运用“互联网+招标采购”,全面推行交易“不见面服务”。截至目前,中心所有交易项目网上办事率100%、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率100%、无纸化率100%、不见面开标率100%,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效益,降低了制度性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也不断提升了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
网上办事率达100%
2019年3月1日,升级改造后的湖北省电子交易平台上线,新系统实现了进场交易所有行业门类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招投标,不见面开标。同时为全省28个市县中心提供了交易服务,拓展了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在全省的覆盖范围。截至11月底电子平台共完成3223个标段,其中省中心1765个标段,十堰、黄冈等市县1458个标段。
全流程电子化推动了“不见面服务”。现在,投标企业无需到现场,实现了“全程网上办”,大幅节约了投标人的交通和食宿成本。市场主体办理网员登记,招标项目注册、招标公告发布、评标专家抽取、评标结果公示发布、投标保证金收退等业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一个工作日内办结,网上办事率达100%。
“不见面服务”促进阳光交易
目前,电子平台具备招标(资格预审)文件预制功能,招标人(招标代理)可以在项目注册前预先制作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中心取消了投标人下载电子版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费用,降低了交易成本。开标厅和评标室实行网上预约,招标人(招标代理)根据需要在网上预订开标、评标场地,若预约当天24点前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未发出,开标、评标场地的预约将被自动取消,以提高场地利用效率。
中心启动“不见面开标”以来,不同于传统开标场景,投标人在网上解密投标文件即可参与开标全过程,无需到现场参加开标会,招标人(代理机构)只需开标时来一次,开标时间缩短至半小时以内甚至数分钟,大大节约了市场主体在交易各环节的时间,提高了交易效率,加快了项目进度。
部分市县评标专家资源不足也是湖北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一大难题,中心在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的基础上,全面推行远程异地评标,目前中心已与大部分市州中心实现了远程异地评标。2019年8月底,中心完成了十堰市县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并与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了远程异地评标。
实现交易“不见面服务”隔离了招标人与投标人、投标人之间的联系串通,也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扩大了监督范围,进一步促进了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