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宿州市多措并举护航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

发布日期: 2020-01-20     来源: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安徽省)

  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放管服”改革理念,深化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着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提高公共资源交易配置效率,激发市场活力,营造了开放公平的营商环境。

  2019年,宿州市共承接工程建设项目909个,中标金额274亿元;其中省内中标企业667家,项目占比73.38%,中标金额145.3亿元,资金占比53.03%;市内中标企业134家,项目占比14.74%,中标金额39.9亿元,资金占比14.56%。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一是优化项目进场登记环节服务流程。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要求,将项目进入交易程序的申报材料精简至8项,精简率75.7%,压缩了招标人的招标准备时间。同时全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试行交易“零跑腿”,由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网上提交相关材料即可全流程网上办理业务。交易项目自项目登记至发布公告最短可在一小时内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围绕政府重点工程、文明创建等活动推进与开展,公管局专门建立“绿色通道”,通过专人受理、优先办理、主动服务等措施,提高了交易效率,确保重点工程、文明创建等项目的顺利完成。

  提升服务水平,优化交易服务环境

  一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41号)要求,凡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项目,均取消报名环节,潜在投标人可在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上下载获取招标文件,有效节省投标人、招标人的成本。二是开展公共资源“无纸化”交易测试。今年9月17日“安徽省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工程(宿州境内)竣工检测”项目成功试行了“无纸化”招投标。预计每年为投标企业节约标书制作费800余万元。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智能化系统建设,完善“不见面开标”系统。系统建成后,投标企业参加开标会不再需要天南海北的跑了,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参加开标会,即可远程解密投标文件、实时观看项目开标情况等,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真正实现“零跑腿”。四是推行银行保函替代保证金。工程建设领域投标保证金的缴退已实现网上办理,投标企业信息在开标前全程保密,大大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有效预防围串标现象的发生。五是市人民银行、光大银行、市财政局、市交易中心签订四方协议,为我市境内已签订合同的政府采购项目中标企业提供资金贷款,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制定举措,营造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

  一是制定《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文件负面清单》,招标采购人及其委托的代理机构在编制交易文件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负面清单》等相关规定。从源头上杜绝了招投标过程中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为投标人营造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二是按照财政部门制定的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通过在采购文件中设置价格评审优惠、优先采购等措施,提高了中小微企业的中标份额,切实扶持了中小微企业的成长。

  健全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监管生态

  一是建立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扫黑除恶长效机制。近期,宿州市公管局配合市公安局成功破获“8.01”围标串标案,摧毁以马某为首的犯罪团伙三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3人,涉案标的金额逾1.5亿元,切实净化了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环境,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二是加强竞争主体信息披露。今年以来,宿州市公管局围绕招投标领域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会商,共对165余家市场竞争主体作出行业行政处罚或信息披露、没收投标保证金、罚款等,并及时推送省监管平台。三是畅通投标企业合法维权渠道,健全质疑投诉处理机制。出台《宿州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标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标后管理。制作质疑投诉受理“明白纸”,明确质疑投诉受理材料、处理部门及办理时限等,针对收到的投诉,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处理,尽力为投标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