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加强项目时间管理 提升机构竞争力

发布日期: 2020-02-0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近日,某机构代理的水利工程招标项目,因沟通不畅、投诉和质疑等因素造成投标有效期的拖延。在原投标有效期结束前,招标人书面申请延长投标有效期后,同意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投标人少于三个,导致项目流标,需要重新招标。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代理机构在项目操作中未能严格项目时间管理,也没有对项目可能产生投诉质疑等问题预留时间。代理机构作为项目专业服务单位,应当加强项目招投标活动时间管理能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有效避免项目的不必要流标。

  精准界定分解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代理项目的负责人要懂得计算时间,从而估算项目招标活动时间并进行管理。”招标代理机构作为依法设立、受招标人委托代为组织招标活动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瑞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招标事业部五部副部长杨薇总是如此要求工作人员。

  项目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进行活动界定并逐步分解,然后估算活动每一步所需要的时间,以便于后面的活动排序。招标投标活动可界定分解为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五个基本的步骤。招标人提供采购目标参数及范围后,“代理机构查看招标委托书,筛选参数是否有排他性、涉及品牌名、产品名称、型号等。”杨薇解释道,同时,代理机构需要明确项目约束条件,如资金的限制、时间是否有特殊要求、评标专家是否能从专家库抽取等。

  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投标活动界定分解后形成一份招标活动清单,清单列出了项目所需开展的全部活动和所需文件,如发布招标公告前,需要准备好招标文件(文件包含招标公告);评标环节的信息文件有会议记录及评标报告;拟定标环节涉及招标人签字的函件等。

  举例来说,《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招投标活动中,招标代理机构发布招标公告后就开始数时间,发布当天“不计数”,第二天开始数,计算够20 天后的第二天开标,开标、评标同一天进行。开标后5 个工作日之内定标,定标后两个工作日内发中标公示及中标通知书,这时,代理机构需要把评标报告送到采购人手里来确定中标单位,然而,也有招标会人会在招标文件明确授权评委确定中标人(评标现场),招标活动所需时间会更短。

  做好突发事件预估,保障项目进度

  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程建设科科长魏海清介绍,在具体项目推进中,工程建设类项目出现投诉质疑的话,交易中心会把相关信息转发给发改、住建部门,并配合这些部门处理投诉质疑。因此,代理机构在招投标有效期内还需做好“风控”,要分别估计清单内每一项活动所需时间,然后根据每一项活动的先后顺序估计整个活动所需时间,及早推进项目开展,为可能出现的风险尽可能预留时间。

  据杨薇介绍,目前,没有投诉质疑的情况下,一个项目的招标在30 天能完结,就是截止到退还保证金环节招标代理机构需要明确开标时间管理、评标时间管理、定标时间管理,以及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投标有效期”管理。然而,招投标活动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质疑与投诉,或中标单位与招标人草拟合同过程中协商不顺畅,意见相左,都会造成时间的延误。

  招投标活动时间管理会受到参与人员专业程度、突发事件、投诉质疑等众多因素影响,为招标代理机构估算管理活动时间带来很大困难。招投标活动时间管理过程和活动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关联。如果招投标工作不能按时完成,就必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而且时间问题还涉及到成本、质量等方面,如果时间管理得不好,其他问题也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通过界定分解招标各环节形成一份详细的活动时间管理工作的信息和文件清单,有利于招投标各方科学地做好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价值。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