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2-06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近年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迅速发展,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未来,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将继续朝着平台整合全覆盖、电子化全流程、服务优化全环节、监督管理全方位的方向发展,会给交易市场带来更多、更深入的变化。
2020年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发展趋势如何,我们选出十大发展趋势预测帮助业内人士把握年度市场改革发展趋势。
有序实现平台交易全覆盖
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的范围如何限定,各地在整合实践中,探索实现将环境权、林权、农村集体产权、排污权、碳排放权、海洋资源交易等纳入统一平台。《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指引》的出台,明确了公共资源交易范围,拓展了交易门类,从而指导各地积极稳妥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加快实现平台交易全覆盖,将清单内公共资源交易全部纳入平台体系。
深化平台整合共享
2019 年5 月29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贯彻好落实好指导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重要任务。各省份陆续出台贯彻落实平台整合共享的实施方案。到2020 年,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实现纵向全面贯通、横向互联互通,实现全过程在线实时监管。
采购人(招标人)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
强化采购人(招标人)主体责任就是要求招标人对招标过程和招标结果负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使采购主体职责更加清晰。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要求以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为核心,全面落实“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
2019年年底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也要求落实招标人自主权。
统一技术标准
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数据规范化建设,完善分类统一的交易制度规则、技术标准、数据规范,联通信息孤岛、打破数据壁垒、实现资源共享,才能为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应用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国家层面,公共资源交易数据规范已经从1.0 升级到2.0 版本。各省份也积极出台本省份的统一数据规范,助力真正实现数据交互“全省一张网”。
数据赋能交易价值凸显
大数据技术发展嵌入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是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必然趋势。从基础的数据统计到分析应用,数据赋能交易已经应用在方方面面。例如:福州将大数据平台归纳提炼的“榕易”指数,与福建省住建厅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信用评分挂钩,信用分低于指数,入围率只有10%,让优质企业在公共资源交易中获益。贵州、江苏等地还签署《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应用发展行动倡议》,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大数据应用在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阳光交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打响信息安全攻防战
100% 的交易业务在电子环境下实现,其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依赖于网络安全。各地充分认识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制度科技两手抓,一方面出台公共资源交易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制度管理,另一方面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防护能力,严防网络信息安全风险。
2020 年,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安全问题将进一步凸显,各地的信息安全机制也将在一次次的风险防控中更加完善,最终打造更加安全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
跨区域合作点燃星星之火
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主要表现在远程异地评标跨区域合作,共享专家资源;药品采购联盟合作,实现药品价格信息共享和价格联动等方面。长株潭三城市还签署了《长株潭城市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
2020年,区域性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各地将通过共享专家资源、共享信用资源和共享数据资源,促进CA跨区域互认、电子保函的应用,促进公共资源跨区域交易。
公共服务定位进一步加强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标准(试行)》的出台为交易服务的范围、内容、标准进行了明细。《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公共服务定位,既深化了“放管服”改革要求,也回应了交易主体的呼声。
立足于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各地区将积极制定本区域的平台服务标准,进一步突出公共服务,健全平台电子系统,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行政监督部门等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
“全方位”监管落地
2020 年,公共资源交易将实现“全方位”监管。实施协同监管,探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实现部门协同执法、案件限时办结、结果主动反馈。强化信用监管,强化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公开和运用,作为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依法依规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开展智慧监管,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并自动预警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畅通社会监督,加强市场主体、行业组织、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促进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
金融服务成为平台必备功能
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搭建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平台,是公共资源交易机构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丽水、宁波等交易中心的上线金融服务平台吸引多地交易机构参观考察。
随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能力的不断延伸,利用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为企业增信,把线下门槛高、程序多、审核慢的担保贷款变为线上大数据、智能化、审核快的信用贷款,为参与招投标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也将成为平台的必备功能。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