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2-06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船载千斤,掌舵一人。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推进过程中,每一个项目的负责人,每一项工作的推动者,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用创造力和执行力,带领团队打造本地特色的公共资源交易模式,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整合共享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向那些有影响力的人致敬。
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中守初心担使命
杨娟常说,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是省委省政府直接服务群众的大平台,也是省直部门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大窗口。中心要时刻想着为民服务解难题,切实提高市场主体获得感。
依托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实体大厅,四川省着力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整体联动,做到线上线下有一套统一的服务标准,实施流程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形成覆盖全省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系。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推行的流程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还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为全国第一个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的试点示范单位。
杨娟还要求中心全面提升电子化交易服务水平,全面推广“最多跑一次”经验,切实解决市场主体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
学者的“数据之河”
数字推动发展,数字引领未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贵州就是其中佼佼者。
就任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以来,马凯坚持大数据发展路径,着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运用能力、推动公共资源阳光交易,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构建起更具成果的贵州方案。
围绕“数据理政、数据监管、数据服务”,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着力推动全省实现“全覆盖、全联通、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五全服务目标,大数据手段规范公共资源交易、防范廉政风险情况取得突出成效,真正把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专。
正视问题有勇气,解决问题有底气
两年前,赵喜泉在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会议上提出,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甘肃省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还面临着政策支撑跟不上、交易监管跟不上、服务供给跟不上、宣传引导跟不上的问题。他观大势、谋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带领团队查缺补漏,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分解任务,倒排时间节点,靠实工作责任,与时俱进地解决好这些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服务标准化、监管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国务院副秘书长、国管局局长李宝荣在视察时对全省“一网三平台”系统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赵喜泉还代表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局作为四家发言单位之一在2019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部际联席会上作交流发言,分享甘肃经验。
以市场化改革激发活力
改变公共资源配置和政府监管原有逻辑“密码”,之于重庆,就是市场化。周业军认为,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能够更大程度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服务能力,保障市场主体在公共资源交易中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2019 年度,中心高质量平稳保障9040 宗线下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场交易,日交易项目峰值达85 宗;接待市场主体近22 万人次,日接待市场主体峰值超2000 人,全年场地运行稳中有序,市场化运作模式得到了各级职能部门、业界同行和各类市场主体肯定。除市级及远郊区县项目外,还吸引了西藏自治区国际招标项目入场交易,进一步彰显了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开放优势,中心的市场辐射力也进一步展现。
不负期待,领军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从事信息化工作多年,张占军深知,智慧政府的核心在信息化,智慧交易的关键在信息化。
2019 年,江苏省市县三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全省联动 共建共享”众筹理念,汇聚全省力量和资源,通力合作,推动创新,着力加强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不断提高交易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创新打造“e 路阳光”综合监管系统、全省推广“不见面”交易模式、规范推进药品耗材阳光采购等方面成效显著,企业和群众改革获得感得到明显提升。
2019 年11 月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在江苏南京召开全国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推进现场会,并组织赴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现场观摩,进一步表彰了江苏省在公共资源就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方面的突出成果。
勇做走在改革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广州经验”,体现在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之中。
从数字见证到阳光指数,从全流程电子化到交易区块链平台,从药品集团采购平台到移动端微信小程序,作为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排头兵,广州一如既往地走在前列,不断探索,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贡献广州智慧和广州经验。
2019 年,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再出发,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平台牵头建设发起方,会同九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平台共享应用合作,持续深化平台整合共享,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支撑。
看行业老兵如何助力“互联网+ 交易”快跑
自2011 年起负责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至今,八年多来,作为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带头人,牛连平以标准化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全流程电子化为手段,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不断建设完善济南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尤其注重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构建济南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为助力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工作的开展,牛连平主动对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调研,把问题找全、找深、找准,拿出了破解问题的实招、硬招,立行立改,顺利协助解决先行区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进场交易、场地安排、采购流程规范等系列问题。
温和而有力量, 谦卑却有内涵
正如成都这座城市一样,刘学总是温和而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论交易规模,成都全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项目交易18462 个,交易金额4398.67 亿元。论交易电子化智能化水平,成都建成“不见面”开标系统,推动各类项目信息查询、参与交易、咨询答疑向“掌上”延伸,全程网办率提升至91.49%。论优化营商环境成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营商环境测评中,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两项指标均获“领先”评级。
一切成绩的取得,刘学将其归功于坚持做好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好市场主体,全面推进全市交易平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建设持续优化。
积极探索标杆,发挥样板作用
优化营商环境17 条举措的实施打响了2019 年度长沙公共资源交易深化改革的第一枪,也是黄锋带领中心团队实现“促规范、提效能、降成本、优服务”的年度工作任务。截至目前,长沙打造了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运作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呈现环境更优、效能更高、成本更低、服务经济建设能力更强的高质量发展态势,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提升。
在此基础上,中心积极探索标杆、彰显龙头地位、发挥样板作用,牵头推动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发展,长株潭三地共同签署《长株潭城市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年)》,为加强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合作交流提供了长株潭样板。
“两化融合”开启公共资源交易新篇章
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是给交易服务“定规矩”,电子化则是给交易服务“做乘法”。服务标准的提升需要电子化“乘法”的推动,而交易服务的提升、交易电子化的推进往往需要以规范的交易服务做蓝图。对于青岛在全国先行先试的公共资源交易“两化融合”模式,杨钢锐如此介绍。
既是IT 行家,又是政务服务专家,杨钢锐深知,现阶段,交易电子化和交易标准化互融共生,呈现了“标准化+电子化”的交易新业态。为此,青岛坚持两手抓,一方面完善服务标准制定,简化优化流程;另一方面加快电子化交易服务平台建设,用电子化手段固化流程标准,提升交易效率,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开启公共资源交易“两化融合”新篇章。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