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2-24 来源: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根据川办发〔2020〕12号文件精神,依据疫情防控的形式变化和南充市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市场主体需求和项目的紧急程度,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有序开展。
一、全力消化暂停项目。新冠肺炎防控期间,中心坚持抗疫工作和交易业务工作并行推进,制定了开评标现场疫情防控方案,拟定并公布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疫情防控期间建立项目”绿色通道“的通知,助力与疫情防控相关项目、民生项目、重大项目迅速落地。确保在3月上旬消化完暂停的42个工程项目,在3月下旬消化完暂停的22个政府采购项目,新项目按照轻重缓急加班加点同步推进,临时组建12人评审服务人员突击队,分两批昼夜轮班值守。
二、推行“不见面”开标。通过创新交易服务手段,破解投标人到现场投标、开标的难题,接受投标人邮寄投标。疫情期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不见面“开标,省内外投标人均通过邮寄投标文件完成交易,不但有效避免了面对面接触,还有效降低了投标人的成本,2月18日顺利完成营山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配套工程项目的开评标工作,效果良好,深受交易各方好评。
三、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近期,中心主要领导积极部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在10日内攻坚克难完成南充市公共资源工程建设电子交易系统升级,实现投标人注册、报名、下载招标文件、缴退保证金、提交投标文件、远程开标、评标等环节网上全流程电子化、全程不见面办理。从原来的”纸质作业“转变为”无纸作业“,从”面对面“转变为”屏对屏,有效降低了投标人成本,为便企利民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实施远程异地评标。通过部署远程会商系统,积极与省中心、德阳、乐山、巴中以及甘孜等地建立远程异地评标协作协议,充分利用协作区域的评标场地和专家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常态化推进工程建设电子招投标项目实施远程异地评标,为南充重大项目开工复工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为解决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等事项,中心借鉴兄弟市州的经验做法,制作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待领导批准后落实了经费就立即启动。
五、加强服务保障。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疫的艰难时刻,我们以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大的决心、超常规的力量推动各项工作。一是拓展服务渠道,通过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24小时自助服务区等媒体实现咨询服务和网上交易业务不断档。二是延长服务时间,疫情期间天天都是工作日,7*24小时为项目服务。三是临时征用开标室、会议室等场地作为评标室,为了疏通由于评标场地紧张、狭小导致的堵点,解决评审环节大量专家聚集而带来的防控风险,我们采用把专家分散在临时征用的地点开展评审活动,实现分散办公。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