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3-13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张丽丽】“这个项目是省重点工程,时间紧,施工任务重,市水务局建议按原定时间开评标。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从维护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与监管部门及市公管办沟通协调,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科学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了项目按原定时间开评标,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2月4日,在“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济南段)施工项目”开评标结束后,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牛连平如是说。
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和重点项目紧张的工期要求,济南市开通了疫情防控期重点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绿色通道,确保“战疫情、保发展”两不误。此举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肯定,向全国宣传推广。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中,也吸收采纳了济南市的经验做法。
绿色通道保障重点建设项目推进
疫情爆发后,全国多地交易机构公布暂停或延期交易活动。2月3日,济南市也公布暂停或延期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开评标活动。但是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进度同样不能耽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进度,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对受疫情影响进度的重点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制度,要求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依法必须招标的重点项目经有关部门同意,可以进行开评标活动,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应在24小时内受理、批复有关申请;涉及防疫防控必需或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等特殊情况的应急工程项目,经有关部门同意可以不招标。进入招标投标绿色通道的重点项目,资料不全且确需先行办理招标手续的,在招标人提交对后续招标投标无实质性影响的风险承诺书后,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可根据规定予以容缺受理,有效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重点项目招标投标顺利开展。
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济南段)施工项目是山东省重点防汛应急工程,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在2020年主汛期前完成干流河道治理主体工程,确保小清河流域安全度汛。该项目总预算金额6.4亿元,分9个标段,于2019年12月4日发布公告,计划于2020年2月4日在济南交易中心开评标。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和重点项目紧张的工期要求,本着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的原则,济南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济南交易中心、市水务局等多部门,从方案制定、现场防控、流程优化等方面全面部署安排,顺利保障了“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济南段)施工项目”按原定时间开评标,为疫情期间项目交易积累了经验。
“回避”制度打造安全评审环境
要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开评标,还需要保障评标专家能参与评标活动,济南市公管办及时调整专家抽取规定,根据《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间,济南市重点项目评标可只在本市范围内抽取相应专业评标专家,评标专家可提前48小时抽取,专家数量在满足评标效率的前提下不宜过多,随机抽取专家不足时,招标人应派代表参加,但不得超过评标委员会人数的三分之一。
同时实行专家“回避”制度,并切实落实评标专家防护工作。抽取专家时明确告知“年龄偏大,有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个人身体情况欠佳,或近14天有重点疫区旅行史,有与发热病人接触史的评标专家,应主动取消参评并及时通知联系人”,要求存在上述情况的评标专家主动“回避”并承诺备案。
严密防控实现“无接触”管理
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济南交易中心从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作为,制定严密工作方案,科学组织,周密安排,确保重点项目按时开评标。
实施进场登记问询制度,凡是参加评标人员统一从交易中心指定门岗进入并录像,逐一登记进场人员信息,测量记录其体温,询问有无外出及密切接触疑似患者情况,所有工作人员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实行招标文件无接触投递,要求所有投标人在截止时间前邮寄或安排相关人员错时将投标文件送至指定广场地点,不得进入开标现场,在完成投标文件和人员登记后立即离开。
对投递标书进行3次消毒处理,招标代理在广场接收投标文件后进行第一次消毒处理,投标文件进入开评标大楼时由物业工作人员进行第二次消毒处理,招标文件进入评标厅拆封时进行第三次消毒处理,确保投标文件运输传递安全。
妥善做好开评标废弃物处理和环境维护,设置专用垃圾桶对标书包装进行分类处理和消杀,评审结束后立即带离评审区进行专门处理,并由工作人员对评标厅再次消毒。做好评标专家及相关人员后续医学观察,评标结束后,由专人负责对专家及有关工作人员身体情况进行跟踪问询。建立疾控医疗联动机制,与济南疾控中心建立重点项目开评标联动机制,疾控中心提前进行专业指导,开评标期间开启医疗服务绿色通道,一旦发现疫情情况及时迅速处理。
网上“不见面”阻断疫情传播
疫情期间实行全流程电子化成为交易工作的必然选择,济南交易中心开通网上办理通道,要求非必须到现场办理的进场登记用户注册、信息修改、密码找回、开标评标场地预约和变更、公告和公示发布、CA证书办理、中标通知书打印等业务,一律通过互联网远程办理,全力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
同时,对有条件的项目,依托交易电子平台,推行全流程电子化方式进行开评标。2月14日,济南市城乡交通委化纤厂路(花园东路至工业南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项目首推不见面开标,所有投标人均未到现场开标。
这些具体做法,确实保障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保障了公共资源交易业务正常开展。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