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3-16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冯涛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 冯涛】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党组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迅速行动,打好“组合拳”,出台新制度、制定新举措、实施新方法,坚持疫情防控和项目交易“两手抓”,推动全市“互联网+招投标”再上新台阶,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和城市建设运行的影响。
行业“出规程、强引领”
落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城市运行”的总体要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发改电〔2020〕170号)出台以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等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指导协调,快速跟进,并于2月11日出台了《关于印发〈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不见面开标交易工作规程(试行)〉和〈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异地远程评标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成发改法规〔2020〕49号),确保新政落地、落实。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具体落实落地,依法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和项目交易工作。
成都市交易中心积极对接协调四川省级交易平台和成都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衔接项目进场交易事宜,在春节假期期间及时做好项目公告发布工作,设置专人专岗,点对点做好各方市场主体沟通解释和诉求回应。
交易“不见面、不接触”
为加强疫情防控、有效减少人员聚集,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压责任、赶工期、督进度,全力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再发力,逐个分析节后拟进场交易的221个项目情况,推行网上交易。
投标“不出门”。投标人登录成都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云平台即可在线完成招标公告查看、招标文件下载、提交保证金、提交电子投标文件、参与开标、查看交易进度等。招标人或代理机构可在线完成项目登记、场地预约,在线发起保证金退还,在线查询办理状态,实时掌握办理状态,“不跑也能办”。
开标“不见面”。招标人可通过“不见面”开标系统核验投标人身份,组织在线开标,自动生成开标记录表等。投标人可在线递交投标文件,远程解密投标文件,在线查看开标记录等。系统还支持在线质疑与回复,实时沟通反馈,各方交易主体开标“不见面”。
评标“不同室”。评标专家可通过异地远程评标系统在不同交易中心的评标室共同评审一个项目,使用会商系统进行语音、视频交流,减少人员聚集。监督人员通过涵盖场景视频、专家视频、专家语音、电脑录屏的“四合一”系统远程在线监督,创新监督模式。
保函“在线开”。建立具有成都特色的电子保函系统,投标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办理电子保函业务。电子保函系统兼容银行保函、保险保函等多种形式,从申请、开具、传输、管理、运用到退还(索赔)六大环节全流程电子化办理,最大限度减轻企业参与成都市投标保证金资金占用压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投诉“不上门”。对接市级行政监督平台,投诉人可以通过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平台提交投诉,实时获得投诉处理动态。投诉受理部门可通过电话与投诉人沟通相关事项,投诉办理全流程实现动态记录、留痕追溯。
咨询“不打烊”。上线智能问答系统,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常见问题“知识库”,实现微信端“橙子”机器人7×24小时在线解答问题,同时支持转接人工客服,及时为办事人员提供指引,避免出现咨询排队等候问题,方便用户“随时问”“随地问”。
业务“掌上办”。升级“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公众号办事系统,用户一键关注,企业一键授权,即可实现用户在微信端查看招标投标公告信息、招投标活动进度,参与资产资源网上竞价等,实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由“手机看”向“手机办”的升级。
现场“严防控、不聚集”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成都市交易中心坚持疫情防控和项目交易“两手抓”,把干部职工和交易参与人的健康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全体党员冲锋在前,众志成城,做到疫情防控准备到位、场馆安全保障到位、项目进场衔接到位“三到位”,有序推进交易项目。
疫情防控准备到位。第一时间启动响应,全面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重要决策部署精神,研究安排疫情防控重点工作。组织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和“党员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合理调配工作力量,依岗施策,科学作为。中心党员干部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多方筹措口罩、消毒液、酒精、体温计等防疫物资。
场馆安全保障到位。错时安排开评标室,对电梯间、楼梯间、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安排专人开展不间断洗消作业,对开评标室等交易场所采取“即用即消”防疫措施。通过人员佩戴口罩、进行测量体温、双手酒精消毒等措施把好人员“入口关”。及时对外来办事人员进行指引、疏导,分散办理业务;保证所有项目均在通风环境下评标,实行专家分散就餐,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密集聚集。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学每日带队到开评标现场督查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交易场馆防控措施全覆盖。
项目进场衔接到位。积极对接协调省级交易平台和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衔接项目进场交易事宜,确保交易工作有序进行。积极科普防疫知识,制作宣传展板6个,印发防控手册200余本,营造科学防控、安全交易浓厚氛围。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