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3-27 来源:张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去年以来,张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落实“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 聚焦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职能职责,坚持以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作为工作着力点,先后出台优化服务新举措22项,切实打通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难点、堵点,交易平台服务质效显著提升,2019年市县两级平台共完成交易2064项,总交易额100.16亿元。
精简交易事项,项目进场再提速。对建设工程项目法人批复或法人单位营业执照、项目批准文件、规划手续、技术资料等进场4类进场要件进行清理,实行业主承诺后进场交易制度,有效缩短项目进场时间。取消交易前企业开具《中小企业证明》事项,由企业对照标准自行认定。目前,清理精简交易进场事项5项。建设工程项目进场交易前期要件由原来7项精简至3项,精简比例达57%。
简化交易环节,流程事项再压缩。按照交易受理、组织、见证“三段式”模式优化交易流程,推行交易服务“一网通办”,进一步精简交易环节8项,大大削减线下办、来回跑事项。取消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投标报名环节,有效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交易过程中的纸质文件审核、场地预约和专家抽取等环节一律实行网上办理,受理事项做到当日受理、限时办结,交易流程“不见面”办理事项达到70%以上。
突出科技支撑,内控管理再细化。通过“制度+科技”手段提升交易风险防控水平,出台精细化内控管理措施4项,堵塞流程漏洞和管理盲区,有效促进项目阳光交易、公平竞争。为防范投标保证金企业信息泄露,将项目投标保证金服务银行由“一对一”改为“一对三”,确保竞标企业信息闭环运行、限时解密。对行业专家人数较少、专业相近的评标专家类别进行合并,确保专家库二级类别对应入库专家保持在50人以上,避免场外“围猎”专家情况发生。新置身份证人脸识别、金属探测安检门等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技术甄别和管控能力。严格项目交易法定时限,通过限制中介代理机构新项目注册方式,有效防止项目标后环节滞留。
创新服务供给,便民措施再升级。在实现网上下载招标采购文件、线上缴退投标保证金等便民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推出系列优化服务新举措5项,先后完成平台交易数字证书(CA)全省通用、张掖公共资源交易APP启用、市级平台电子见证系统部署使用、市县平台房建市政项目远程异地评标测试和全市范围内房建市政工程施工资格预审“不见面”开标、电子化评审,以更优的服务举措、更低的交易成本、更快的交易效率,让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中心的改革成效。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