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4-01 来源:白银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3月24日至29日,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第一批实施项目施工、监理在白银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该项目为省市重点民生项目,为确保项目公平公正交易,防止交易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市交易中心与市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组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联合开展标前警示约谈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作用,层层传导压力、形成震慑。项目交易期间,中心共组织视频约谈会6场次,市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组组长张志伟、陈乐贤分别到场开展警示约谈,共约谈评审专家、建设单位代表、行业监管人员、中心工作人员84人次,收到了良好效果。
约谈会议指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是领导干部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易发高发地带,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强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需要,开展标前警示约谈就是要挺纪在前、抓早抓小,严肃落实综合派驻纪检组监督专责,打好预防针、把好廉洁关,为公平、公正、开展项目交易工作保驾护航。
约谈会议强调,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项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的重大实践,是补齐甘肃省中部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重要民生工程,各部门单位一定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工程每一个环节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实践检验,坚决杜绝违纪违规行为发生。
约谈会议要求,评审专家要树立规矩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坚定职业操守,坚持“公”字当头,树立底线思维,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能甘于“被围猎”;要以科学、公正的态度参加评审工作,不受任何干扰,独立、负责地提出评审意见,为招标人负责,为国家资产负责,维护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招标人要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严禁出现暗箱操作、跑风漏气、串通投标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代理机构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站在“中立”的层面上,为招投标双方提供“公正”的中介服务,严禁通过人为设置门槛、排斥潜在投标人,严禁“量体裁衣”编制招标文件、搞明招暗定。行业监管部门要落实招投标监督责任,对发现的不合规问题要及时介入调查处理,严禁监管缺位、空位。市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工作守则,严禁泄露与招投标有关的保密信息,严禁发表倾向性言论,严禁诱导评审专家进行指向性打分,严禁里勾外联进行串围标。对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起,绝不姑息。
该项目施工招标控制价11.17亿元,中标价10.02亿元,节约资金1.15亿元,节资率10.3%,是历年来单个节约财政资金最多、节资率最高的项目。评审专家打分未出现畸高畸低、错加漏项的情况,标前警示约谈的震慑效应初步显现。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