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浙江:交易电子化为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发布日期: 2020-04-14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项欣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项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要求,陆续发布《有序推进省重点项目建设政策意见》等通知,全力推动疫情期间经济平稳有序发展。

丽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见面开标”现场

  同时,浙江省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政治任务,立足公共资源交易实际,把电子化作为防疫手段,坚持疫情防控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两手抓”,采取有力举措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做好“六稳”工作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保障,奋力实现疫情防控与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双胜利。

  及时暂停进场,率先恢复交易

  为全面避免广大“交易人”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浙江多地公共资源交易机构陆续发布防疫相关通知,第一时间暂停或阶段性暂停进场交易工作。

  1月28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紧急通知》,第一时间按下交易暂停键,要求尚未招标备案的项目暂缓开展招标投标活动,已发出招标公告的应暂停开评标。丽水、舟山、衢州等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明确自1月29日起,暂停进场交易工作,浙江省本级及其他地市交易中心陆续发布防疫相关通知,暂停进场交易工作。

  2月13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省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疫情防控和招投标恢复工作两手抓,按下交易恢复键。2月17日起,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陆续恢复项目进场交易。

  为企业服务,与时间赛跑

  在疫情防控期间,浙江各级交易平台不断优化服务方式,确保抗疫战斗和平台服务两手抓两手硬,为企业服务的同时,做到与时间赛跑,从而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活动的有序开展。

  2月21日,“采埃孚商用车功能性总部厂房工程”在嘉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开标,这是浙江省节后开标的第一个项目。自此,浙江各地交易中心有序复工复产正式拉开帷幕。

  出台保障制度,规范交易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保障项目交易的核心在于,交易机构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交易活动的影响,避免对交易项目“一刀切”,通过应急、动态调整等措施,在保障“紧急项目”采购的同时,恢复其他项目交易。为此,浙江各级公共资源交易机构出台了保障制度,为项目交易提供规范和便利。

  据统计,截至3月16日,浙江共有11家交易平台在春节假期过后发出了关于疫情防控的保障措施。

  多措并举,为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浙江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三大举措,确保交易活动依法规范、及时有序运行,可以说,给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吃下了“定心丸”。

  举措一:“不见面”开标应对疫情效果明显

  2月28日,杭州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钢筋采购S37标段项目在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号厅成功进行了网上“不见面”开标,标志着浙江省重点工程项目开评标工作进入到有序恢复阶段。

  3月3日,千岛路(海景道—定沈快速通道)提升改造工程(二期)道路工程Ⅰ标段项目在舟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交易。当天上午,原本进入开标大厅的126家投标企业,却只有寥寥几名公证人员和工作人员。这是疫情期间,舟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首次以远程电子投标形式完成的工程建设交易项目。

  同日,“城北路莲外初中部对面空地绿化提升改造工程”远程不见面开标工作在丽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号开标大厅顺利完成。参与此次不见面开标的企业共55家,所有工作均通过“不见面开标”系统开展,相关人员无需亲至现场,在实现“零跑腿”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效率。

  不见面开标的实现,不仅有效降低现场投标、开标带来的人员聚集风险,而且投标单位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实时参与开标过程、查看开标结果等,为投标人节省了交通、住宿等费用,大大减轻了交易成本,同时打通了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跑零次”参加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举措二:标前登记零跑腿 确保项目不打折

  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疫情防控期间,借力“互联网+”全力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在企业复工复产上的积极作用,确保项目招投标不延期不打折。

  标前登记实现“零跑腿”。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全市交易信息登记系统实现登记信息互联共享,企业可随时随地登录市公共资源交易网或区县(市)、重点开发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分网任一信息登记系统提交申请信息,待核验通过后即可线上自主进行公共资源交易CA数字证书绑定,无需再携带证件原件进行现场办理,并且取消了IC卡现场申领。同时,通过全市CA互认平台实现公共资源交易CA数字证书互认,企业只需成功绑定一张CA证书,即可参与全市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交易项目,无需多头办理各地CA,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据统计,疫情防控期间,已有47家企业通过该系统完成交易信息登记。

  举措三:金融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丽水市、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推动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先后于2019年8月、10月分别上线了依托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对中小微企业出具增信报告,增加金融机构放贷概率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金融服务平台,把线下门槛高、程序多、审核慢的担保贷款变为线上大数据、智能化、审核快的信用贷款,运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融资服务”模式理念和科技手段,创新政银合作,促进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和银行之间的双向信息对接,无偿为参与招投标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中标贷款”“投标贷款”“投标电子保函”等信贷金融服务,精准“输血”中小微企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在疫情发生期间,宁波交易中心共受理了来自26家企业689.36万元的融资需求。截至3月13日,丽水金融服务平台受理了来自99家企业2884.52万元的融资需求,41家丽水企业已获得873万元的资金支持。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