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4-14 来源: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近日,银川市贺兰县残疾人托养中心项目“不见面”开标工作在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分别来自银川市、吴忠市的7家企业通过“不见面开标系统”参加了投标,仅用16分钟,足不出户开启了见屏如面的“不见面开标”模式。
“不见面开标系统”的启用,避免了投标人大量现场聚集的现象发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确保“抗疫”与“交易”两不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科技支撑,为全市复工复产工作大局提供了助力,保障了我市经济平稳发展。
“不见面开标”模式减轻投标企业交易成本,实现“三个有效”。
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银川市建设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农村产权类项目每年年均交易量2000场次以上,按照平均投标人(供应商)数量10家,单次投标花费1500元计算,年均节约企业投标成本3000万元左右。
有效降低出行成本。投标人实现足不出户进行“不见面”开标,交通、住宿成本将进一步降低,特别是对外省市的投标企业而言,参与招投标活动将更加便捷
有效提升交易效率。“不见面开标”由原有的现场开标会议转为“不见面”音视频开标,为投标人节省往返交通时间的同时,开标时间较以往压缩50%左右,同时也有效缓解交易中心开标场所安排压力。
“不见面开标”模式有效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公正。“不见面”开标模式能够斩断招标人(代理机构)、投标人(供应商)、评标专家在交易场地内可能出现的私下接触,降低人为干扰因素,规避常规交易风险,真正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公平、公正性。
自此,凡进入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房建市政工程施工项目将全部启用“不见面开标系统”,不在受理现场开标项目,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工作更进一步。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