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4-16 来源: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取得关键性胜利,全面复工复产、尽快恢复经济正常运行迫在眉睫。市公管局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建立健全交易制度体系,加快重大项目调度,大力推行“智慧交易”,不断优化交易流程,不断强化平台服务,实现疫情防控和交易助产双推进,为服务合肥城市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持续苦练内功,打造保障复工复产制度建设新体系。疫情防控期间,苦练内功,狠抓制度建设,在今年一季度即完成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的年度目标任务。一是加快以《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为核心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体系进程,在修订版施行后,3月份《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即快速出台。二是为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更规范、有序地实施,从标前服务、标后监管、市场规范、内部管理等四个方面,配套制发《合肥市市级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市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评标办法实施导则》《合肥市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合同履约行为信用评价暂行办法》《合肥市招标代理机构进场交易考核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30项制度规定,为复工复产提供制度保障。
实施周密防控,打造保障复工复产项目服务新高度。一是报告、协调省市主管部门、疫情防控指挥部、市疾控中心、城管局、包河区明珠社区,周密部署交易保障方案,优化疫情期间交易流程,推出《疫情防控期间交易服务指南》、告知覆盖交易各方主体。二是疫情防控期间,推行交易“不见面”、服务“网上办”、事项“预约办”,投诉“函件办”,服务不打烊,实现交易“云上走”。三是引入国家卫健委信息管理系统,开设投标人、专家评委专用通道,实行扫码测温信息登记制,确保人员信息可追溯、交易活动无风险,有效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四是制定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预案,采取储备抗疫物资、抽调精干力量、下沉开标一线、延时跟标值班、休息日集中交易等措施,以岗设人,以人定岗,环环相扣,保障项目运行不脱节、服务不停歇。实现项目进场来、交易走得快的良好局面。
让场地等项目,以云技术畅通复工复产项目新通道。一是按照“应进全进、快速推进”的原则内部挖潜,推进疫情防控、重要国计民生以及紧急重点项目交易。二是畅通“云热线”,为广大市场主体释疑解惑,保障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正常有序开展。三是开放信息“云端口”,发挥平台集约化优势,实行项目受理“一表制”统筹管理,实现有限场所资源最大化有效释放。全面实现“场地等项目”的局面。四是汇集项目单位召开“云视频会议”,实行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每天一调度”、“每周总调度”,保障项目交易无遗漏、无差错、有序安排,错峰开评标。五是开设“云沟通”媒介,专题研究项目招标硬条件、技术软指标,力争公平公正。24小时全天候无缝对接,实现当天研究项目当天公告实施,做到能进即进、能挂即挂,全力推进项目交易进度。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1035个(标段数1234个)项目开评标工作,预算金额累计444.75亿元,中标金额累计365.28亿元。其中, 3月5、6日,保障首场土拍经开区、滨湖区、瑶海区四宗地块揽金逾80亿元;新站高新区磨店家园二期A、D、E地块安置房开发建设项目收金24.97亿元;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投资超亿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完成交易,为合肥市复工复产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
依托“智慧交易”,保障复工复产项目交易跑出加速度。一是通过电子化方式,实现企业信息注册、项目进场登记、开评标场地预约、招标信息发布、投标文件上传、远程解密、开评标、保证金收退、合同备案等全流程“线上”办理,全流程网上开评标、全程现场实时监控,电子化运行“云上走”交易成新常态。疫情防控期间,共完成项目143个,交易金额102.15亿元,有效减少投标人围、串标风险,保障投标人公平竞争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公平公正,有力推动合肥市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的建立,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依托电子信息技术,研发运行“智慧交易”系统,为公共资源交易按下“加速键”。自上线运行以来,“智慧交易”系统已覆盖交易项目的40%,评标准确率达80%,节约评审时间达30%,成为项目建设有序复工复产硬核“利器”,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运行”,有效优化营商环境,三是力保“徽采商城”淘宝式服务不断线,抗疫物资采购实现“即申报、即审核、即实施”。截至目前,“徽采商城”共有采购人2万余个,供应商6904家,上架商品超70万件,商城累计访问量4644万人次,日均访问量15万人次。2020年至今,“徽采商城”网上订单23319笔,交易总额2.45亿元。
实行云上办案,净化复工复产项目交易市场新环境。疫情期间,一手推项目,保障合肥重点建设不断线;一手严执法,净化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一是通过电话、网络、快递等方式,及时掌握案件线索、资料,为案件办理“望闻问切”把好脉。二是云会议方式实现网上论证、云上沟通,线上“会诊”疑难涉诉案件,编写论证报告,汇集整理专家案件处理意见建议,不见面“网上办案”既快又好,既提高效率又确保公正。2020年至今,处理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投诉和信访举报案件72起,共对22家企业记不良行为记录;下达执法建议书20件;对7个项目进行行政处罚219.42万元,有力维护了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净化了市场环境,促进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依法稳步开展。三是“线上”监管不断档,实现交易监管提速。2020年至今,共受理12345投诉68件,回复62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同时,有效推进建立交易项目法人主体责任制,落实标前、标中、标后工作责任,严格按交易结果签订合同,做到权责协调、行为规范;推进建立“红黑名单”信用体系,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完善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信用管理机制,将行业信用评价纳入招标评审。
下一步,市公管局将大力推进“智慧交易”系统建设,力争“智慧交易”系统项目覆盖范围达90%。并同步推进其中的“智慧监管”系统建设,实现交易记录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监督留痕、责任可究。
以新《条例》为核心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体系修订完善,为公共资源交易提供更全面、科学、完善的制度保障,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法制化、规范化进程,推动公共资源阳光交易,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效益,助力合肥城市建设品质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