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四川:战“疫”冲在第一线 交易守在最前沿

发布日期: 2020-05-14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易雄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易雄】“交易大厅隔离区、进出口消毒通道设置是否完善?”“口罩、洗手液、温度计等物资储备是否充分?”“交易现场防护工作人员是否到位?”……为推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有序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运行,疫情发生以来,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到各个交易环节认真研究、落实防控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全力确保疫情期间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有序开展,战“疫”、交易两不误,用行动书写出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疫考答卷”。

  全省统筹强合力,三级联动防疫情

  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四川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中心在第一时间做出动员部署,即刻进入战时状态,干部职工纷纷挺身而出,主动请缨,用忠诚和担当筑牢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抗击疫情的坚强防线。

  1月19日,四川省中心迅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置防控指挥办公室、疫情处置组、后勤保障组、宣传动员组等4个工作组,分别组织实施省本级和统筹指导各市(州)本系统的防疫工作。各市(州)交易中心、县(市、区)交易分中心按照要求迅速动员、部署。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第一时间形成了统筹实施、有效衔接、三级联动的疫情防控强大合力。

  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不同时期的防控重点和工作重点,及时制定出台《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应对春节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施方案》等文件,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应对措施到位。按照不聚集、少开会的原则,建立“众志成城抗疫工作群”,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指令,研究工作重点、难点,上报落实情况,对不同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缓交易不缓服务,远程交流无盲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四川省中心结合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具有参与人员多、来源地复杂、人员聚集时间长的特点,第一时间通过门户网站、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四川省)、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出《关于暂停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公告》,宣布从1月31日起,除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应急项目外,暂停省本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有效减少了人员聚集,遏制了疫情扩散和蔓延,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大年初三,四川省中心干部职工放弃与家人欢度佳节的时间,主动返岗工作,对疫情出现前已受理未组织开评标的近200个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涉及保障城市运行、疫情防控、群众生活等特殊情况的应急项目,开启绿色通道,以“一对一”的服务方式,保障项目交易相关环节快速办理。设置24小时值班电话,随时解答相关交易主体疑问。主动联系招标人,以“点对点”的方式指导其及时通过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四川)发出延期开标的补遗。春节期间,四川省中心共审核发布补遗公告500余个,解答各类咨询1000余个,在严防疫情的同时,有效维护了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秩序。

  线上线下协同办,便民利企稳经济 ?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中,各地交易平台是促进复工复产、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另一个战场,为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按照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和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做好政务服务利企便民工作的通知》要求,四川省中心决定,在采取严密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于2月17日起,逐步有序恢复省本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交易活动。

  “自愿报名,随时待命”“召必回,战必胜”“我是党员、让我上”……中心的全体干部职工在使命的召唤下义无反顾冲上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当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平稳的“守护者”。

  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心创新性地为各方交易主体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四办”服务。

  积极推动“电子办”。为避免人员大量接触,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引导招标人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并为行业主管部门实时传输交易现场音频视频,各方交易主体无需再到实体交易大厅。疫情期间,共完成各类电子化交易项目74个,总成交金额41亿元,节资金额约3.6亿元。

  广泛实行“网上办”。切实发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四川省)”的枢纽作用,引导各方交易主体网上完成交易信息发布、企业注册信息查询、CA异地登录等业务,减少交易主体外出概率。

  特殊事项“快速办”。针对涉及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城市运行、群众生活相关等项目,安排专人全程服务,确保项目快速优质安全完成。

  现场事项“预约办”。针对确需到现场进行交易的项目,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的原则,合理统筹项目进场时间,错峰安排交易。疫情期间,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组织进场交易项目108个,交易金额82.41亿元,节资溢价6.83亿元。

  物防人防相结合,现场防控无死角

  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的疫情排查和现场防控是阻击战中难度最大、矛盾最突出的环节,如何既做好防护,又不激化各方矛盾?四川省中心在面向1万余人次(含政务服务)办事群众的管理和服务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川省中心把每个交易环节当成一个战斗的堡垒,从交易主体进入交易大厅到离开交易大厅,做到了“六个到位”。一是于1月28日开始着手落实防控物资储备工作,疫情期间,先后采购口罩20000余个、护目镜近百个,各类防护消耗品若干,全部分发到一线窗口工作人员和有需要的办事群众手中,确保防护设备到位。二是建立起24小时值班和现场监测日报告制度,对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大厅的工作人员和群众均进行体温检测和喷雾消毒,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确保现场人员防护到位。三是安排专人每两小时对公共区域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一次杀菌消毒,确保现场环境防护到位。四是要求到现场办理交易业务的投标人、招标人、监督人员等交易主体原则上只派一人到场,并在进入交易大厅时完成填报“参加公共资源交易现场人员监控情况申报卡”、填写人员基本信息,确保信息采集到位。五是在交易大厅开辟专门区域作为突发情况处置区,严格与外界隔离,确保应急准备到位。六是安排专人在交易等候区、开标大厅等区域进行现场服务,并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帮助办事群众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掌握防疫知识,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确保宣传动员到位。截至目前,所有进场交易项目均得到顺利实施,未出现一起因病例或疑似病例而中止交易的项目。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战“疫”仍未停止,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将继续保持乐于奉献、善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和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紧紧抓住现场防控、电子交易、物资储备等关键环节,在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交易之智和组织实施之能,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