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6-1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刘娜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刘娜】5月21日下午4点,湖北省鄂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四川省宜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协作的“鄂州市2017年第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杜沟片区安置点13#—14#、16#—23#楼市政配套工程项目”顺利完成远程异地评标,这是鄂州与外省地市首次开展的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标志着鄂州市跨区域专家资源共享,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机制的全面建立。
“不见面开标”提效率降成本
5月15日,仅仅耗时27分钟,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燕花路建设项目顺利完成远程网上开标。该项目是自4月3日鄂州市推行常态化远程“不见面开标”以来,第26个以远程网上方式完成开标的项目。
鄂州交易中心开展常态化“不见面开标”,投标企业只需登录网上开标大厅,即可进行投标文件在线解密、在线质疑及招标人(代理机构)在线回复等操作,开标过程全程网上进行,全程留痕,开标过程在“鄂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上直播。投标人足不出户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投标,交易全过程均在网上操作,实现了“投标不跑路、交易不见面”,在提效率、降成本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交易过程的人为干扰,促进公平竞争。
由于远程网上开标突破了地域空间限制,对于投标企业,特别是异地投标企业,大大降低了他们在交通、食宿等方面支出的投标成本。鄂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项国兴算了一笔账,按全市每年300个招标项目、每个项目10个投标单位、每个投标单位每次投标成本1000元计,“不见面开标”每年可为投标企业节约成本300万元。
“现阶段,‘不见面开标’对当前疫情防控和促进复工复产是有利的。”项国兴介绍,总交易金额21.4亿元的26个项目实行“不见面开标”,避免了可能带来的千余人次的聚集,还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提升评审质量
4月,鄂州交易中心按照防疫与复工复产的要求,在电子交易系统上开发了与四川等外省交易中心的远程异地评标功能,为远程异地评标提供了新的、更广的选择空间。
首个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由鄂州和宜宾协作完成。来自鄂州主场的2名评标专家和宜宾客场的3名评标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评审过程中,评标专家通过语音实时交互、画面同步直播、网络在线实时监督、网上电子签名等全流程网上操作的技术手段,实现评标专家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远程同步评标。至此,鄂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均已实现远程投标、远程开标、远程评标(含跨省),为疫情防控期间鄂州市复工复产项目建设提供了助推剂。
本地和外省的专家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在线面对面评标,消除了空间上的差异,从地域上最大限度地隔离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不仅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评标,还有利于克服鄂州市长期存在的评标专家资源不足问题,降低招标人接送异地专家的成本,提高评标工作效率和质量。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