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6-1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项欣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项欣】5月19日—20日,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邓海率队莅临衡阳调研指导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改革相关工作,并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召开调研座谈会。
邓海指出,衡阳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改革在中央、省委的领导下,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交易平台规模位于全省前列,场地设施越来越完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招投标制度越来越规范,管理水平越来越精准。邓海表示,希望衡阳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始终走在全省第一方阵,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公共资源交易阳光操作,净化交易生态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推动应进必进,完善规章制度
平台建起来,项目应进来,项目从分散交易到集中交易、从无序交易到有序交易是改革的硬任务。近年来,衡阳市交易中心严格执行项目进场交易目录清单,按照“进场交易是常态,不进场是例外”的要求,主动做好交易服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强与各级各相关部门衔接沟通,传达上级精神,宣讲相关政策,进场交易态势整体向好。尤其2019年在市委主要领导和市政府分管领导重要批示下,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市交易中心在全市开展了一次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应进必进专项督查,进场效果明显,政府采购项目和工程项目进场率达到95%以上,土地矿产项目除衡山县外均已进场,国有产权项目进场也逐步有了好转。
从改革的领域来讲,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是一项新生事物,从国到省,再到地方均还未形成一套统一的成熟制度,各地均是先行先试,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衡阳市交易中心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发展新要求,代拟了《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拟定了《评标专家现场管理办法》(试行)、《代理机构现场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文件,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全程线上交易,创新服务方式
依托“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发挥科技优势,衡阳市交易中心高起点规划和建设衡阳市公共资源网上交易平台,四大类业务网上交易系统全部自主开发,目前线上交易均实现不同程度运行,其中土地矿产交易、国有产权交易实现全流程线上交易;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实现线上报名、预约场地、下载标书、缴纳保证金等,线上开标、评标正在抓紧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全面铺开,有望年内实现。
随着全程电子化交易的全面使用,各方交易行为可全程留痕、全程追溯,对严防信息泄露、遏制串标围标行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相当明显,近年来土地项目全程网上交易,竞价环节较以前更加充分,溢价率不断攀升,累计为财政增收上百亿元。
在推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的过程中,衡阳市交易中心主动利用科技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以保证金收退服务为例,保证金提交方式的改进过程就是预防潜在投标人信息泄露的发展历程。最初,各类项目保证金统一打到代理机构设定的账户,有谁打了,有多少人打了,代理机构只要稍微查询就能轻松掌握,由此造成的信息泄露风险较高。改进后,所有投标保证金全部由交易中心管理,交易中心通过相关程序确定保证金账户银行,签订保密协议,严防信息泄露,各潜在投标人或竞拍人自行选择提缴保证金的账户,杜绝了过去某个项目的投标或竞拍保证金集中缴纳到某一个银行账户,进一步提高保密等级,增加了投标人或竞拍人信息泄露的难度,营造公平竞争的交易市场环境。
完善场地设施,推进交易见证
结合近年来的交易实践和探索,衡阳市交易中心对交易场地功能、设施及布局进行提质改造,最大限度挤压违法违规空间,严防打歪主意、钻空子。
为减少人为干扰,衡阳市交易中心启用专家独立通道和人脸识别系统,将专家抽取信息直接推送至门禁系统,评标专家限时从专家通道进入评标等候区,避免与其他交易主体接触,确保专家身份的保密。对入场各方主体实行严格的身份核验,所有入场人员须刷本人身份证方能进入,有效防止无关人员混入。设立专门的集中监控室,在三楼改造一间总监控室,每一个评标室对应一台电脑、传声监控设备,行政监委、业主监委、代理机构、见证人员等四类人员全部退出评标室,由专家自行组织评标,减少人为干扰。同时在交易场地布局无死角全程视频音频监控和答疑室,开标、评标等现场发生的所有行为均在电子监控范围内,并将监控系统连接到市纪委派驻中心纪检组电脑上,随时接受监督。
交易见证是《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赋予交易平台的职责。在做好场所服务的同时,中心坚持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提升服务,在中心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积极争取起用了一批购买服务人员,增强见证力量,对每个交易项目实行一对一的交易见证,及时提醒和登记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截至目前,累计交易见证达5000余次,现场秩序明显好转。
今年4月13日起,四类人员全部退出评标室后,衡阳市交易中心增设了见证调度室,对专家评标行为进行集中电子见证和考核。同时,按规定对评标专家、代理机构等各类参与现场交易市场主体有关情况进行通报,纳入诚信体系管理,目前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诚信库注册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达7000余个,为推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红黑名单”制度、加强市场主体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已通报专家不良行为两期,形成了警示和震慑作用,促使交易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奋斗在交易一线的交易人,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落实省委、市委深改委将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纳入全省、全市重点改革突破事项的工作要求,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不折不扣完成各项任务,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